浙江舟山市定海区的干部在全区11个镇(街道)开展“水体清淤 环境清洁”双清大行动。
定 宣摄
近几年,浙江的发展总引来人们的艳羡:全国第一个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举世瞩目的G20峰会在杭州召开,2017年末,浙江将消除所有劣Ⅴ类水,在水环境治理上将领先全国……这些成绩“天上掉不来、大风刮不来”,而是由一支敢于攻坚克难的浙江“铁军”带领大家干出来的,有一支干在实处、敢闯敢拼的“狮子型”队伍,浙江才能捷报频传。
但另一方面,队伍里也有患庸懒散“机关病”的干部。“就像一副对联所讲:上联‘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下联‘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谁来落实’?”浙江省领导告诫干部们:“尸位素餐不得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深入推进,管党治吏不断从严,一些地方又产生了一些新的“不和谐”现象。
“随着改革纵深推进,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于是,一些干部攻坚克难的意识淡了,有难度的不愿干、有风险的不敢干,总想躺在原来的功劳簿上睡觉。”浙江对这类干部批评起来毫不留情。
这类干部“旧患”“新病”并存,严重影响着整个干部队伍的健康,危害无穷。问题面前,务实的浙江开始自我反思——
目前,各类改革进入攻坚期,推进改革,哪一项不需要狠抓落实、敢拼敢闯的干部?难题当前,办法只有“实干”一条路。提高干部效能,已成为浙江发展的内在要求,迫在眉睫!
抓住“一把手”这个关键,以上率下带动整个队伍跑起来,卷起裤管往前冲
其实,对于干部的效能建设,浙江早已开始采取对策。
2004年,浙江为改变机关作风,制定了“效能建设‘四条禁令’”——严禁擅离岗位、严禁网上聊天炒股、严禁中餐饮酒、严禁在办事中接受当事人宴请。“四条禁令”务实且可操作性强,推进了干部作风转变。
之后,为进一步规范机关行为,推动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浙江决定:在全省乡镇以上各级机关和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系统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转变机关作风、强化监督机制、严格考核奖惩”等措施逐步走向深入。
近年来,浙江又将抓干部效能推向精细化、系统化、制度化。自2013年起,浙江创新建立的“全省县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制度(基层称之为“书记夜考”),就是关键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