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义成
夏日的雄关,鲜花吐艳,苍翠满地。行走在市区西北面的关城大景区五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焊花飞溅、机器轰鸣,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各场馆搭建起密密麻麻的钢筋框架,一派火热的建设景象。
如果说一座城市的发展是一座大厦的话,一个个项目就是一块块坚实的砖瓦。在嘉峪关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近年来,全市积极抢抓机遇,大力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类似关城大景区五大文化旅游这样的大项目、好项目在雄关大地稳步推进。在今年计划实施的90个重点项目中,上半年已开工建设64个,开工率71%,较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累计完成投资41.3亿元。
“一钢独大”似乎是因企设市的嘉峪关市的“标签”。如何克服经济“软肋”,转变增长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发展壮大第三产业,积累发展后劲,对嘉峪关市而言是一场考验。
“我们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投资、稳定增长、优化结构、改善民生的基础性工作和关键环节来抓。”嘉峪关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项目建设,谋划在先。
嘉峪关市找准政策切入点,紧盯宏观政策挖掘项目,谋划实施了“十三五”第一批74项和2017年第二批17项重大项目,总投资达1264.5亿元。
嘉峪关市紧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坚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围绕转型上项目,推进延链补链建设项目。宏汇15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一期工程、嘉西光伏产业园、天成彩铝40万吨绿色短流程铸轧铝深加工等项目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新旧动能的转换,提高了产业完整度和产品附加值。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嘉峪关市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借此东风,嘉峪关市突出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着力培育全域、全季、全业旅游产业,打造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国际旅游目的地和休闲消费型城市。总投资86亿元的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世界文化遗产公园(花博园)、峪泉古街古镇、文化旅游产业创意园和景区旅游联接公路等关城大景区五大项目,将全面实现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四轮驱动”之势和“洼地”聚集效应。与此同时,《丝绸之路彩绘艺术大观》《嘉峪关文化丛书》《河西走廊之嘉峪关》纪录片等一批重点文化项目正式启动。上半年,全市预计接待游客275.3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18.4亿元,分别增长20.2%和26.4%;预计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9.8亿元,增长7%,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