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从宀(mian)从祭,意思是天(客观事物或现象)质明,能洞见事物本质。能以察而修身者,实为智者表率。
自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个人修养的一种显性表现。《吕氏春秋》中的“察己可以知人”,说的就是自察的妙处。自察者,必善自律,是以能更好地规避人生的风险,使人生少触礁,少走弯路。南北朝时期宋国人阮长之为官清正,善于治理政事。阮长之任职中书省后的一天深夜,突然接到上级命令。事出紧急,他出门时穿错了鞋子,违反了礼仪规定,事后主动向负责这方面的官署写报告,请求给予处罚。官署认为,事发突然,又是深夜,不必过于认真。但阮长之说:“我是一个光明正大的人,这辈子从来不做那些自欺欺人的事情。”阮长之的自察是发自内心的自省,不存有一丝杂念。他的一生也是堂堂正正、无愧天地的一生。
与自察相对的是不察。纵观历史,不能自察的人为数不少。纣王昏庸无道,贪恋美色,穷奢极欲,不能自察而最终失去天下;吴王夫差,亦因美色误国,重用奸臣,杀害忠良,身死国亡。其下场,在情理中,不如此反倒没有天理了。
楚霸王项羽是历史上不能自察的典型。他首先对时势大局没有足够的认识,刚愎自用、优柔寡断,是以鸿门宴上未杀刘邦、封赏功臣印都刻好却舍不得送出手、未能重用韩信等一干能臣干将、听不进谋臣谏言以致兵败身亡,最终还把自己的失败归罪于“天亡我”,说到底就是没有自察的意识。既不能自察,又不能明察他人的长处,楚霸王的这一致命缺点,使他逃脱不了乌江自刎的悲剧结局。
察,是一个人能力的综合表现。能察自己是重要的,能察他人亦不可或缺。明察秋毫,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正确地预见未来,知人善任,择友从善,将对手的优势劣势了然于胸,把人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这个故事,很有深意。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是田土开辟整治,百姓丰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的左右内臣谋求内援的缘故。”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因此我知道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于是臣僚们不敢再弄虚作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大治。可见,能做到明察,是一个人建功立业的必要条件。
目之见,心之智。不管哪朝哪代,不管古今中外,彻底领悟“察”之内涵,奉行“察”之本色,这才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袁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