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55年前,来自全国18个省市,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创业大军集结河北省最北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塞罕坝机械林场。他们一茬接着一茬干,在沙地里播种、在石头缝儿里栽绿,像钉钉子一样,“钉”出百万亩林海,用汗水、用青春、甚至用生命在荒僻的高原上写下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7月底8月初,是塞罕坝最美的季节,就在人们赏花观景的时候,年轻的塞罕坝人已经开始用“绣花功夫”为明年的攻坚造林做准备了。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千层板林场场长 于士涛:“今天来这就是为了打响明年攻坚造林的第一枪。为什么明年的骨头今天要啃呢,因为塞罕坝气候比较恶劣嘛,每年的最佳造林时节只有一个月,如果明年现整现造的话就会错过工期。”
还差10几万亩,塞罕坝林场的森林覆盖率就达到86%的饱和值,但这10几万亩地块全都分布在土壤少、坡度陡、存水难的石质阳坡上,生态最脆弱。
塞罕坝机械林场员工 第三代务林人 王崇:“我的祖辈和父辈们把这片‘阵地’给打下来,‘攻炮楼’我们必须上。”
王崇是一个地道的“林三代”,她记得第一次看到外公流眼泪,是2014年林场被评为“时代楷模”的时候。
塞罕坝机械林场职工 第三代务林人 王崇:“当时我们全家人一起在家看报告会,姥爷看到最后,说出两个词 不夸张,值得,我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才知道第一代务林人造林的时候到底有多苦。”
1962年2月,国家林业部决定在塞罕坝建立大型机械林场,王崇的外公、外婆——承德农专毕业生赵振宇和白文娟踏上沉睡的高原,迎接他们的是极端的寒冷和漫天的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