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潜心阅读,看到一个令人深思的细节。上世纪60年代,针对大家的撰书建议,周恩来同志回应:“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虚怀若谷、躬身自省的品格,映照着不凡的人格魅力,令人敬仰、感怀。
谦虚谨慎、低调内敛,不仅仅是一种性格特质,也能彰显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胸襟气量。回溯历史,古人常有“吾不如也”的感慨。刘邦坦言自己“不如子房”“不如萧何”“不如韩信”;狂傲不羁如诗仙李白,也曾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可见,“不如”他人并不可怕,也不必觉得尴尬。对个体来说,时常省思、认清差距,不仅无损颜面,反而会因冷静清醒而大有裨益。
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平日严于律己,为人低调谦和。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面对任命提拔要越来越谨慎,甚至连走路都靠墙走,只需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古人云:“处满常惮溢,居高本虑倾。”事实证明,无论一个人掌控多大权势、拥有多少财富,只有心存敬畏、戒骄戒躁、平和待人,才能在谦逊中不断长进,赢得尊敬。
“做到严和实,最难最核心的是如何对待自己。”判断一个人谦逊与否,关键看其能否认真审视自我,正确摆放自己的位置。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同志成功指挥多次重大战役。当时解放区各界代表抬来绣有“常胜将军”的横匾时,他却婉言谢绝,连连表示“不敢当”。任弼时同志功勋卓著,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常把自己当作小学生。正因虚心求教、勤勉工作,他最终获得了“党和人民的骆驼”之美誉。山脊分流是因为高耸,山谷蓄水则缘于深沉。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骄傲自满者,最易折戟沉沙;谦虚恭谨之人,常能如有神助。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缺乏自谦自省的觉悟,经常自我感觉良好,很容易陷入自大自恋的迷宫。孔繁森有句名言:“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看淡业已取得的成绩与功劳,放低身段、见贤思齐、取长补短,一个人才能以实际行动诠释奋发进取,累积自身优势。正所谓“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志存高远、襟怀坦荡,听之于耳、虑之于心,容得下批评,时刻观照内心,凡事反求诸己,就能超越自我,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
“越丰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人亦如此。弯下腰来、真诚谦逊,注重涵养谦卑之心与进取之志,我们终将行稳致远,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 人民日报 》( 2017年08月04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