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讯(记者张学军)“我原先是拉小提琴的,要说是谁叫我学会了作曲,是农民。”今天是国家大剧院周末音乐会第450场,现场,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在解读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创作时说了这番话。同时,何先生回忆起当年创作这部作品背后的逸闻趣事。
何占豪
今天上午,著名指挥家许知俊执棒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轻松温馨的周末音乐盛宴。《海霞组曲》《良宵》《瑶族舞曲》,尽管都是耳熟能详的曲目,但是指挥家许知俊还是深入浅出的将每一首乐曲都进行了一番讲解。“指挥家可以说话,这种讲解可以拉近艺术家和观众的距离,也可以拉近观众和作品的心理距离。”许知俊如是说。本场的重头戏是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大剧院特别请来了这部作品的曲作者之一何占豪先生,为观众们现场解读这部“不朽的民族音乐经典”。年逾耄耋的何占豪老先生专程从上海赶来,为观众们解析《梁祝》故事中的人物特点、情节发展在音乐上的表现,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幕后故事,赢得现场掌声迭起。“这部作品今年58岁了,指挥家许知俊比它还小一岁,而我今年已经84岁了。”精神矍铄的何先生完全不像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此话一出全场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我原先是拉小提琴的,是谁教我学会了作曲,是农民。”何先生回忆,当年他和同学们去下乡演出,当时他们给老乡们演出的曲子都是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有时候他们就问,好听不?老乡说,好听。他们又问,懂不懂?老乡回答,不懂。问他们喜欢什么,老乡回答,越剧。何先生回忆了一段趣事,有一次下乡演出,现场人山人海。不过,演出开始后,观众就越来越少。先是老人离开了,年轻人也觉得“没什么好听的”,再后来小孩子们也睡了。最后只有一个老妈妈坚持听完了音乐会。何占豪就去问,老人家为什么一直听下来。老人家回答:“你们坐的凳子是我们家的。”何占豪一本正经的说:“听起来像笑话,但这是真事儿。”
说到《梁祝》的创作,何占豪的 灵感受到了农民大哥喜欢越剧的启发。“这个故事最动人的是爱情,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喜欢上了帅哥梁山伯。十七八岁年轻人的爱情是最纯洁的,于是我就想知道女孩子都喜欢什么?”何占豪说,他跟着纱厂女工去看越剧《红楼梦》,他发现每次宝哥哥叫黛玉“啊,妹妹”的时候,女工们就鼓掌。这部戏里,有好几处“啊,妹妹”,她们都会鼓掌。“我从这里找到了灵感,‘啊,妹妹’的旋律就成了《梁祝》的开头。”何占豪不避讳自己“借用”了这个动机,同时他表示:“音乐从哪里来,从情感中来。”带着浓烈沪上口音的何先生,讲解起来生动有趣,而且滔滔不绝,甚至连指挥家许知俊和小提琴家柴亮上台准备演出,还被“晾”在一边跟现场观众当起了小学生。何先生的热情,博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当然,带着对作品深入理解的观众聆听了一次不一样的“梁祝”。
据介绍,近十年来,“周末音乐会”已累计演出450场,60余个艺术团体、百余位知名艺术家曾登上“周末音乐会”的舞台,为近80余万名观众带来2000余部优秀作品。与此同时,周末音乐会实行“名家、名团、低票价”的亲民政策,以“演讲结合、赏析并重”的方式,为观众们带来普及性的音乐赏析知识,通过畅谈与分享让观众获得高雅艺术的体验与熏陶。据悉,2017年,在国家大剧院正式开幕运营十周年之际,为了集中向观众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让更多的观众能够通过观看演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在七月特别策划推出“中国传统文化•民族艺术”主题月,“非遗、百家、粹、节、传承”五大主题精心设计,14场讲座和6场周末音乐会轮番开场。《精粹•非遗——中国民歌知多少》《炎黄•回响——中国歌剧名段音乐会》《鼓槌飞舞——走近京剧打击乐》《质朴•苍劲——走近昆曲老生行当》《梅派经典赏析会》等精彩节目,从策划上多角度为观众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
据悉,“周末音乐会”三季度演出已全面开票,观众可通过国家大剧院北门票台或官方网站进行预订。信报记者 张学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