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唐本忠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陈惠婷):没有理工男的木讷,没有院士的距离感,唐本忠面对记者的采访笑容谦和侃侃而谈。从恢复高考后进入大学开始,到日本留学,回归香港,再回内地交流……他始终心系祖国,胸怀科技报国之心。记者近日在广州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唐本忠先生,听他讲述香港与内地在科技发展方面千丝万缕联系的故事。以下为专访全文:
记者: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归的时候,当时您在哪里?能不能回顾一下当时的心情和感受?
唐本忠:回归那天我就在香港科技大学。我还记得当时香港下很大的雨,我和家人在家看电视直播。电视上当时播的部队军车从深圳过关进来,中方江泽民主席英方查尔斯王子代表两国领导人出席活动,中国国旗升起,英国国旗降落……这些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那时心情非常激动。毕竟香港历经100多年的殖民统治之后,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记者:您长期致力于科学研究领域,2014年入选材料学和化学学科双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在您看来,香港回归二十年在科研环境方面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
唐本忠:以前,香港跟新加坡一样在教学方面比较有特色,但是科研方面比较薄弱。自1991香港科技大学成立以来,对香港的科研氛围影响比较大。我们首任校长吴家伟之前是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校长,也是首任美国主流大学的校长。他把美国的一些做法带到香港来,对活跃香港的科学研究氛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九十年代初,香港也成立了研究资助局,为学术界人士提供研究经费。
这二十年比较明显的变化是,香港的科研经费以前比内地高,高五到十倍吧。但是随着近年来内地经济发展之后,内地的科研经费投入有超过香港的势头。另外一方面,香港高校走进内地步伐也在加大,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都陆续到内地办学,两地高等教育之间的交流合作日趋频繁。
记者:您提到香港科技大学的成立对香港科技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那在您看来,港科大的发展和内地有什么关联?
唐本忠:其实,港科大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后有很大一批教授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外派的公费留学生。我是1982年公派日本的留学生,当时国家给我们培训了半年日语,然后一架飞机就把我们150人送到了日本学习。当时,这个名额是非常稀缺的,很多高校一个公派留学的名额都没有。我用了五年时间在日本取得京都大学博士学位,然后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