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课堂讲授“行为经济学”,也在课堂实践“行为经济学”。
在刚刚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芝加哥大学理查德·塞勒教授的课堂上,学生们参加考试的满分不再是惯常的100分,而是137分。
这样考完,连刚及格的学生都挺开心,因为他们看到的卷面成绩有80多分。不过,教授最后填上成绩单的评等依然是C,和百分制中考到60分一样。
塞勒在其著作《“错误”的行为》中写到这个案例,以此说明他学术研究所指向的结论:人作为所有经济活动和决策的主体,会受到各种心理作用的影响,理性不足,经常“犯错”。而通过一些设计和“助推”,有助于解决问题,更好决策。
架桥人:在研究中连接经济和心理分析
有人对掉在地上的一分钱毫不理会,却忙着抢微信里同样面额的红包,为什么?塞勒会告诉你,因为人人心里都有好几本账。在他看来,这些“反常”却是正常,因为人类心理模式存在着弱点。
“通过探究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和缺乏自我控制的后果,塞勒展示了这些人类特征是如何系统地影响个人决策和市场结果。”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获得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候这样说。
有限理性是指人们在作决定时,会通过建立多个不同的“心理账户”来简化经济决策,同时倾向于狭隘地考虑单个决定的后果,而不是整体效果。这一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拥有某件物品时会比没有时更看重其价值。
社会偏好是指人们在作决定时不仅出于趋利心理,还会考虑社会公平。这既可能是出于维护正义,也有可能是因为嫉妒。消费者出于对公平的关注,会反对企业在需求增加时涨价,但却不会阻止企业在成本上升时涨价。
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当天,官网发布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投票:你是否认为新年计划总是难以落实?72%的人选择了“是”。塞勒的研究揭示,人们通常缺乏自我控制,总是屈服于短期诱惑,让长期计划落空。而他在不断探索“助推”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自我控制。
斗争者:从西方经济学边缘进入主流
正是长期对生活中那些反传统理论的现象深入观察和思考,让塞勒伴随着行为经济学的成长,从边缘走向主流,让经济学分析更加符合人性,更加具有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