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从外部还是从内部看,下半年CPI异常波动的可能性比较小。即便某些商品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常波动,CPI总体上很有可能保持比较平稳的态势。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不是通货膨胀,而是如何抓住当前CPI与PPI有利的窗口,加快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大宗商品和上游资源原材料产品价格上涨明显。很多人在关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否会传导到消费终端,从而引发通货膨胀,加大经济形势的复杂性。结合各方面情况综合判断,我国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通胀压力,但控制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3%左右CPI增长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
在导致CPI变动的因素中,PPI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必然的因素。比如,我国PPI持续了54个月的负增长,但同期CPI仍然保持了正增长。从2016年9月份,PPI转正以来,已经持续上涨了12个月。但这个期间,CPI仍然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CPI在年初达到2.5%的高位后回落,并且在1.5%左右持续了一个季度。这背后的机理是,PPI是引发CPI上涨的诱因之一,但并不必然引发CPI的上涨。我国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的因素、产业升级和创新的因素等,都会对传统的PPI传导CPI的路径带来重要的影响,甚至有可能会带来新的表现形式。
目前,短期内CPI保持平稳的总体条件是具备的。
从外部看,在CPI主要影响因素中,货币因素的权重比较大。我国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已有比较长时间,2015年、2016年M2增速分别为13.3%和11.3%。2017年7月份,M2同比增长9.2%,增速同比回落1.0个百分点,增速连续7个月出现下跌。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导向下,CPI快速上涨的概率并不大。
从CPI自身构成看,食品和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比其他因素影响要大一些。然而,从近期看,食品价格保持了相对的稳定,2017年1月份至7月份,食品价格增长-1.9%。今年夏粮再获丰收,比2016年增长0.9%,所以粮食价格异常波动尤其是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并不大。从油价看,由于我国石油外贸依存度较高,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油价影响较大,目前国际油价强劲回调的可能性并不大,对我国CPI的传导影响也较小。
所以说,无论是从外部还是从内部看,下半年CPI异常波动的可能性比较小。即便某些商品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常波动,CPI总体上很有可能保持比较平稳的态势。
当前,经济生活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通货膨胀的压力,而是如何利用有利的价格形势,加快推进深层次的改革。过去几年,我国CPI和PPI出现倒挂,客观上导致生产端压力巨大。PPI对CPI的影响因素不大,并不是一个好现象。这反映了价格传导机制中存在某些“肠梗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导致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这个角度看,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不是通货膨胀,而是如何抓住当前CPI与PPI有利的窗口,加快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比如,加快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重要生产要素价格改革,扩大市场开放的范围,以此形成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
(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匡贤明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