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末梢,雨水来去匆匆,成都街头上,人们在享受阳光灿烂的日子。从静水流深的合江亭,再到车水马龙的西大街,这是蔺芳苏夫妇走过数十年的路。
8月28日午后,她小心翼翼地摊开手掌,露出掌心一片黑色碎片,较重的河南和四川混合口音,“这是从老伴的骨灰里找到的,他带在身体中已经六、七十年了。”
到了这个岁数,临近的事情她有些记不住了,但几十年前的事,以及老伴耿志文入伍、打仗的事迹,倒是还记得一清二楚。“他苦的很,小时候没读过啥书,抗战正打得焦灼时,就跑出来跟着新四军打鬼子。”
上世纪40年代,不到15岁的耿志文,在保家卫国的感召下,毅然离开安徽老家,加入新四军。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华东一带战到西南地区,他一生历战无数,全身从头到腿都有负伤。
如今,随着这枚承载着战争记忆的黑色弹片重现,一段段珍贵的经历也再次浮现……
A.一枚黑色弹片
新四军老兵归队 骨灰中发现弹片
在家人记忆里,90岁的耿志文严肃,说话如洪钟,能震地住人。他们归结为,是他当了大半辈子的军人原因。
8月21日下午,自打立秋以来,成都的天气就变得时雨时晴。85岁的蔺芳苏如往常一样,从华阳的家中出门散步,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但却少了常陪她散步的老伴。
她,盼着他早日出院,要听他讲不完的故事。下午3点23分,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治疗的他,没有听到她的祈祷声,也没跟她作个道别,便紧紧地闭上了双眼。如同平常睡觉一般,但眼角却有泪水落下。
面对家属,医生摇了摇头。作为儿女,他们对母亲撒了谎,没第一时间告诉她父亲离世的消息,“他们60年的感情了,害怕她会伤心过度……”
“他是想家了,回安徽老家了。”后来,蔺芳苏得知消息,也渐渐想通了,“年轻时,他出来参加抗战直到新中国刚成立,都没回过一次家。人老了,他就更想回去看看,这次是以自己的方式‘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