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基础和条件各异,协调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同时,经济高速增长也伴随着“成长的烦恼”。缩小城乡差距、调整产业结构、补齐经济和社会发展“短板”……这些都是发展中要面对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大局、审时度势、统筹兼顾,在协调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开辟了协调发展新途径。
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呼唤可持续发展、关注整体效能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的实质,就是提高发展协调性,瞄准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加快把“短板”补上,促进发展平衡、增强发展后劲。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按照“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协调发展线路图,我国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协调发展渐入佳境。
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雄安新区,千年大计。不久前,北京市和河北省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将集中优势资源支持雄安,中关村、北京四中、宣武医院、史家胡同小学等北京优势资源将在雄安新区布局。“从雄安最迫切的需求入手,首都北京集中优势资源支持雄安新区开局起势。”北京市委书记蔡奇说。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任务成为重中之重。经过多轮科学、严密论证,有着充裕发展空间的雄安,被选定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的横空出世,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化的一个重大节点。自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一批重要事项、重点项目、重大政策相继落地见效。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协同发展3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从“轨道上的京津冀”,到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干部人才交流,京津冀合作走向深入。三地激发出前所未有的联动热情,催生出越来越多惠及广大群众的发展成果。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正在悄然崛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三大战略,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发展形势和区域经济发展新变化作出的战略新布局,侧重点在于通过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打破行政壁垒,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和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