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地震了吗?”“好像是的。”
“妈妈,我怕!我会死吗?”“不会!”
“为什么?”“因为妈妈在!”
这是一对母子亲历九寨沟7.0级地震中的对话。地震发生时,她们结束九寨沟景区一天的游玩,正在酒店洗漱,准备下一天的行程。
母亲是华东政法大学女教师魏巍,儿子是8岁的cruse。地震发生后第48小时,魏巍和cruse平安落地上海。
8月11日,魏巍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逾万字的《48小时撤离九寨沟:一个母亲和他8岁儿子的灾区纪实》,详细记录了母子俩亲历地震、撤回上海的全过程,澎湃新闻当晚获授权予以转载。
客观而冷静的笔触,打动了众多网友。截至8月13日晚,魏巍的文章点赞人数已破10万。“这既是一篇地震亲历者的纪实,更是一个珍贵的教材,叙述平实完整,这位妈妈在整个过程中的从容,淡定,正向,令人钦佩,值得更多的人看到和学习。”澎湃网友“向君”评论说。
8月10日,安全抵达上海的魏巍和儿子与同行友人。新华社 图
冷静逃生
魏巍是华东政法大学一名女教师,8月7日和8岁的儿子cruse抵达九寨沟。次日,母子俩在九寨沟景区游玩,每人平均走了3万步。
地震发生时,魏巍在洗澡,她的第一反应是继续穿内衣,“不要不体面的离开人世”。安慰了惊慌的儿子后,魏巍担心“这是前震,不是主震”,于是赶紧带儿子撤离酒店。
酒店过道满是烟雾,看不清路,魏巍没有找到逃生通道。cruse眼尖,发现绿色的安全通道标识,大喊:妈妈,对面是安全通道!”
8月8日21时23分,魏巍和儿子成功“逃出”酒店,站在相对安全的广场。此时距离九寨沟7.0级地震的发生,没超过5分钟。
在广场上,惊魂未定的儿子问,“妈妈,我们安全了吗?”“妈妈,我们会死吗?”
“我不会死,你也不会。”魏巍坚定地回答。
魏巍说,那一刻,她没有过多时间给儿子做心理辅导,但觉得要用冷静、坚强让儿子感受到力量。
在儿子洗澡自己收拾包裹的时候,魏巍把所有食物放到了他的背包中,其中还有巧克力,“也就是说如果今晚应急物资不能及时送到,我们几个人可以至少捱过24小时。再加上我虽然只有37%的手机电量,但是带了满电的充电宝,而这些电量最后维持了我和我的同伴直到回到成都。” 魏巍在文章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