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千龙网记者跟随全国网络媒体西藏行团队来到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图为正在彩排开学典礼的小学生。千龙网记者 马文娟摄
千龙网西藏日喀则8月12日讯(记者 马文娟)“洁白的哈达再回首,芬芳的青稞在等候。带着殷切的期待,我们攀上雪域高峰……”由上海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教师填词谱曲,这首歌承载了他们对这份工作的期盼和深情。这个8月,援藏的接力棒被交到了蒋逸明和他的30多位同伴手里。
“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高悬在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的教学楼里。作为上海市组团式教育援藏对口支援学校,8月2日,这里迎来了第二批援藏教师。
来自上海市三林中学的高级教师蒋逸明是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今年55岁。在平均年龄39.2岁的团队中,他可算是个“异类”。
蒋逸明把援藏称作“圆梦”。他说,过去经常在电视里看到关于西藏教育情况的报道,每当看到西藏的孩子渴望读书的纯真眼神,他的心灵就受到震撼。“这是我从事教育35年来的梦想,还有五年就要退休了,希望在退休前实现,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更多孩子的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三林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但这几年都没有派出援藏、援疆 教师,看到通知后,蒋逸明第一个报了名。作为一名资深教师,他觉得这是自己的义务。
8月11日,千龙网记者跟随全国网络媒体西藏行团队来到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图为上海援藏教师蒋逸明。千龙网记者 马文娟摄
驻藏一年,家里人会担心吗?蒋逸明说,他的行动得到了全家的支持。“我的身体条件蛮好,每年都要代表学校参加献血。这次进藏前,7月6日还参加了学校的义务献血。大家对我的身体条件都蛮赞许的。”这次援藏,他最大的遗憾是不能经常陪着小外孙了。在上海,他每周末都要带外孙出去玩,来了日喀则以后,妻子和女儿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张弘和陆士杰是团队中最小的两位,出生于1991年。他们选择来到西藏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张弘的原单位去年就有一位援藏教师,“榜样的力量”促使他选择了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