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昨天,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编制及保护工作,审议讨论《天津市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及四个专项规划。《规划》不仅确定了近期和远期目标,更明确了实现各项目标的路径和举措,对有效维护天津生态系统稳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宜居天津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湿地素有“淡水之源”“地球之肾”之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天津湿地类型齐全、面积广阔,七里海、大黄堡、北大港、团泊湖“四大湿地”更是被誉为“京津肺叶”,在改善京津冀环境质量、调蓄丰富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受水资源短缺、管理体制不畅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出现湿地面积萎缩,生态功能退化等情况,加强湿地保护刻不容缓。此次编制完成的《规划》,便是一场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及时雨”。
绿色决定生死。生态文明是一切文明发展的前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绿水青山是我们发展的最大本钱,绿水青山一旦失去,即使再多的金山银山也难以换回。落实好《规划》,就必须深刻认识到,保护好湿地,是政治责任,是事关长远、事关全局的一个大问题。湿地与森林、海洋等共同支撑起地球的生命大厦,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强化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意识,就必须把湿地保护作为不容懈怠的使命,“护”出担当、“护”出作为。
如何“担当”?就要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远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秉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政治品格,把规划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如何“作为”?就要拿出有力措施,拿出“积跬步至千里”的毅力,舍得投入真金白银,舍得把时间、心思花在搞生态文明建设上,奋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并举双赢。
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也并非把“利用”与“保护”放在对立关系上。“无序开发”和“绝对保护”,对维护湿地生态系统都并无益处。在加强保护的大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更有助于湿地保护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
湿地保护和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真正把保护和修复的目标落到实处,让“绿色蓝图”造福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