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办信息公开办组织开展了2017年第二季度全国政府网站抽查,结果显示,总体合格率94%,比第一季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但是一些新情况也出现了。比如,一些地方的专项工作网站如“甘肃政务服务网”、“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网”、湖北省“武汉市政府公共数据服务网”等,未在全国政府网站信息报送系统中填报,被通报。这释放了一个信号,过去一些以各种信息化项目名义做的专项政府办事网站,也要被纳入政府网站监管。下一步,将加快政府网站查遗补漏工作,重点梳理“政府服务网”、“公共资源交易网”、“数据开放网”等各类专项工作网站。
通报还称,部分政府网站办事服务存在“空架子”、不实用等问题。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市民网”的“行政许可”栏目“企业办事”主题中10余项服务内容为空。浙江省“杭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网“行政审批”栏目中40余项办事指南仅有事项名称但无实质内容等。这意味着,政府网站的监管重心,开始从“洗脸、照镜子”转向更高要求的政务服务功能。
政府网站监管释放的这两个信号,指向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办事服务不能成为政府网站监管“飞地”。政府网站建设不能孤立化,单一化理解,要放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大逻辑下理解。目前,随着《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的出台,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成为共识。但是集约化不能搞“外挂”或者只是统一“皮囊”,下一步重点是政务服务资源整合共享。一些地方尽管提出建设统一政务服务平台,但是借着信息化项目名义,在政府门户网站之外,再“外挂”一些专项服务网站,将办事职能与门户网站分离,成为不受监管的“飞地”。这种“走偏”需要“拽”回来。办事服务的专项网站要全部纳入政府网站范畴监管。因为这种“外挂”的做法,还是导致政府底层数据没打通,将造成新的“信息孤岛”,与推进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落地目标南辕北辙。
还有一些地方,虽说建“一张网”,但是有了统一平台却没有“车”,或者“车”是空的。原因也是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大逻辑理解不到位,没有从公众需求角度看待统一平台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重头是打通“信息孤岛”,解决网上办事仍不方便的问题。一些让群众跑断腿,困扰不已的“奇葩证明”,之所以成为老百姓迈不过去的坎儿,就是因为“信息孤岛”的存在。由于政务信息不能共享,公民的户籍、就业、生育、婚姻等基本信息处于分散的碎片化状态,导致只能通过各种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和重复证明来验证真伪。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形成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给企业和群众创业办事造成极大的不便。
另一方面,政府数据是政府的重要资源。各级政府部门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资源,“深藏闺中”造成极大的浪费。政府网站全面监管,加强集约化建设,是推进政府资源集约共享的手段,是解决政府网站“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的制胜手段,再往深里说,是要求政府服务流程再造。实现资源优化融合、数据互认共享,是为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变“办事群众围着各部门跑”为“各部门围着办事群众转”。
如果说,一个个政府网站是大树上的叶子,那么树干是政府资源。叶子是表象,树干是实质。政府网站是政府数据资源汇集平台,建好管好政府网站就是为了方便公众用好这些政府资源。纳入统一监管,将有利于推进政府网上公共服务体系和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底层沉淀。(经济日报记者祝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