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似乎已经成中国创新的代表产物,不仅风靡全国,还走向海外。但是,就在投资者热切追捧这一新鲜事物的时候,城市管理者仍对其保持谨慎姿态。
美国石英财经网站8月22日刊登题为《中国城市对泛滥的共享单车说“够了”》的报道。
文章表示,一年多来,已经有几十家初创企业相继进入这一领域竞争,马路上五颜六色的自行车越来越多。但是,相应的停放管理没有跟上——大量单车阻塞人行道或堆积在办公楼旁。
点击下方视频,看看各地管理者对此有何对策↓↓
8月18日,上海市交通局发出通知,要求共享单车公司停止向上海投放更多单车,并积极归置城市内乱停乱放的车辆。目前,上海市共有150万辆共享单车,平均每16名居民一辆。
今年夏天,南京、广州、郑州等地也提出类似要求,给“疯狂”增长的共享单车“降温”。有的地方还要求给每辆单车上牌照,或是将单车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日本经济新闻》分析,中国共享单车的模式是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扫码使用,每半个小时的费用一般只需0.5元人民币,又可以随停随取,很是方便,颇受用户欢迎。目前,中国的共享单车服务已经有1.06亿名用户。
提供共享单车服务几乎没有什么壁垒,因此人人都想进入这一市场分一杯羹。从去年秋天开始,共享单车服务商就开始出现爆炸式增长。过去三个月,供应过剩已经使得三家公司退出市场。
社会问题随之而来。共享单车在帮助人们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时,也因为不需将其停放到指定地点的特点,反而给人造成不便,实在让人又爱又恨。
今年1月,英国《每日邮报》发现,在深圳街道的一些角落,几百辆共享单车堆叠在一起,足足有三米高。车把手、车篮等零部件散落一地。这当中,有的是用户用完车后随意乱停,有的是当地保安为给道路腾出空地而堆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