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滤池,水过滤后更加清澈透亮。
历经33天的试通水运行后,8月26日,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通州水厂一期工程投入运行。这是一家“纯南水水源”水厂,也是有“九河末梢”之称的通州首座接纳南水水源的水厂,一期日供水能力为20万立方米,通州城区部分居民的饮用水将由南水取代。从此,通州城区供水安全将拥有五路来水保障,通州水厂就是第五路水源,通州此前供水紧张的局面将有效缓解。
蜂巢状“斜管沉淀”让杂质脱离更快
通州水厂位于台湖镇,总占地面积30公顷,投资约3.5亿元,全部取用南水北调水源。昨天,北京晨报记者走进已投入运行的通州水厂一期。在水处理的第三道环节——高效沉淀池,记者看到,远道而来的南水静静待在一座座沉淀池里,沉淀池底部是“蜂巢状”的无数斜管。南水从池子底部进入,沉淀物往下走,水流往上流,通过池子上方的“高架桥”——集水槽流出,到达下一个处理环节砂滤池,进一步筛除杂质,水就会变得更清澈透亮。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潞洲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春龙介绍,沉淀池这道处理工序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藻类等杂质,沉淀池运用了“斜管沉淀”,斜管都是60度角倾斜,这样可以增大絮体(水中分离出去的杂质)的接触面积,让絮体在斜管中自然沉淀,这就不同于一些平流型的沉淀池,水流只能自然沉降,流速较慢。
从砂滤池过滤后,清水还将经历炭滤池(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加药消毒,再进入清水池,此后流入周边2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通州百姓家。出厂水水质完全能达到国家106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目前供水面积20平方公里
肖春龙说,通州水厂自7月24日试通水运行后,分阶段、分区域逐步增量,供水水质安全稳定,8月8日,日供水量增至5万立方米,供水范围扩大至玉带河大街、玉桥西路等区域,服务人口23万人。目前水厂供水平稳、水质合格,通州居民的感受是“水碱少了,硬度低了,口感更好了”。
通州水厂一期工程日供水能力为20万立方米,以“喝”为第一要务,保证居民用水,供水范围涉及玉带路以南、玉桥中路以西、万盛南街以北、怡乐西路以东,供水面积20平方公里;同时,规划建设通州水厂二期、三期工程,远期日供水能力将达60万立方米,届时区域供水安全系数将达到1.3,达到国际化大都市水平。
五路供水可保22.4万方日供水能力
通州水厂投入运行后,共有五路来水确保通州城区供水安全“万无一失”,将有效缓解通州城区供水紧张的局面。肖春龙介绍,此前通州城区供水主要来自通州地下水水厂、甘棠水厂、朝阳北路和广渠路东延输水管线来水四个方面,日供水能力17.4万立方米。其中,朝阳北路和广渠路东延输水管线的部分水源来自南水北调水源。
“有了第五个水源通州水厂,日供水能力增加了5万立方米,五路来水总计能为通州城区提供22.4万立方米的日供水保障,远远高于通州今夏用水高峰日14.7万立方米的需求。”肖春龙告诉记者。
“通州水厂、通州支线的建成投用,意味着在全市已有的基本沿西四环和东、南、北五环布置的南水北调输水环路的基础上,打通了副中心新水源输送通道,也使通州区纳入了城市供水管网之中。”市南水北调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王海亮 文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