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植物所李绍华研究员在植物所葡萄园内查看新品种葡萄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全晓书 摄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记者全晓书)8月,正是葡萄应季上市的时节。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内,一排排葡萄藤架上也果实累累,每排两端的牌子上写有品种名称,还未正式命名的就以数字编码代称。
这些葡萄,虽然味道“不同寻常”,却不会在市场上售卖。它们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科学家们要用它们进行样本研究,从而培育出更多适合中国栽种的优质葡萄品种。
据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葡萄科学与酿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李绍华介绍,目前,植物所已选育出24个新品种,包括14个鲜食品种、7个酿酒品种和3个制汁品种,推广应用面积逾150万亩。
中科院植物所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用液氮降温处理新品种葡萄的样品。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中国葡萄产业面临挑战
“六月食郁及薁”——中国最早关于葡萄的文字记载出现在《诗经》里,“薁”就是野葡萄。不过,今天我们所说的葡萄习惯上是指欧亚种葡萄,是汉朝时期经由西域传入中国的。
2015年,中国葡萄栽培面积达1198.5万亩,产量达1367.6万吨,分别居世界第二位和第一位。
不过,在李绍华看来,中国的葡萄产业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现在中国广泛栽培的欧亚种葡萄起源于地中海气候地区,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而中国主要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湿热多雨,病害较重,对葡萄果实发育不利;冬季又寒冷干燥,葡萄需要埋土防寒。”
李绍华指出,绝大多数外来品种对中国的气候条件适应性差,造成了种植成本高、葡萄品质低、树体寿命短等问题。
“特别是冬季埋土防寒,花费大量劳动力,同时由于不能采取固定树型,使葡萄种植不适宜机械化生产。在智利,机械化种植让每个农民平均可管理大约350亩葡萄园;而在中国,人均管理面积只有5到10亩。而且,欧亚种葡萄在埋土情况下,仍然频繁发生冻害。”李绍华说。
正是由于缺乏适宜于本国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葡萄产业的附加值在中国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