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8月13日电 题:众志成城波涛怒 慷慨赴死山河壮——写在淞沪会战80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朱翃 潘旭 吴振东
吴淞口江风猎猎,似乎仍隐隐有枪炮之声;黄浦江波涛阵阵,依然咏唱着中华儿女曾在此间留下的山河壮歌。“发扬我民族英威,扫荡敌人侵略的罪恶……”雄浑悲壮的《淞沪战歌》,在8月1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响起,让人无不潸然泪下。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仅36天,在以上海为中心的淞沪地区,中日双方爆发了第一场大规模会战——“八一三”淞沪会战。这场持续三个月的会战,是整个抗战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中华儿女以众志成城的精神、慷慨赴死的大义,粉碎了日寇“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迷梦。
80载春秋过往,精神仍在,感动仍在,豪气仍在!
军人的一封家书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四面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80年前,一首《八百壮士歌》广为传唱,唱出了中国军人抗战到底的决心,唱出了中华儿女宁死不降的英雄气概。
“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两个多月,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打响。此一战,是中国军人的荣誉之战,用的是枪弹,靠的是血肉,拼的是精神。浴血之战,必死之心,让武器装备占尽优势的日军围着四行仓库徒呼奈何。
英雄果敢无畏,将骨肉亲情深埋心底。时任第88师262旅中校参谋主任的谢晋元将军,是四行仓库保卫战的主官,他的一封家书写出了时局之下中国军人的忠烈。
谢晋元将军之子谢继民曾在上海“先贤与上海城市记忆论坛”上讲述了父亲开赴战场前给母亲凌维诚的家信。“日内即将率部进入淞沪作战,特修寸笺以慰远念。”在谢晋元将军即将率262旅从无锡开赴上海迎敌前,给家人留下了这封书信。
谢继民动情地回忆说,父亲在信中表示一心为国杀敌,履行一个革命军人应有的职责,为国不能顾家。但又始终放心不下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子女,只能把一切重担,都托付给谢继民的母亲。只有这样,他才能安心杀敌,为国家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
淞沪大地、处处英烈。正是数十万如谢晋元一般的中华儿女舍小家、为国家,舍命相搏,才成功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击碎。从八字桥战斗到吴淞口反登陆作战,中国军人在装备明显劣势的情况下,用视死如归的精神一往无前,用血肉之躯抵挡日寇的疯狂冲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