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8月4日电 题:这里今年汛期无内涝——江西萍乡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见成效
新华社记者李兴文、余贤红
今年主汛期,江西萍乡市出现持续性暴雨天气,但往年一下大雨就“看海”的主城区,今年无一处内涝点。
作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2015年以来,萍乡在全域范围内生态治水,初步缓解了当地城市内涝和缺水困局,为老工矿城市“试”出了一条转型之路。
暴雨少积水
今年6月,萍乡主城区平均降雨量达464毫米,为多年均值的2.3倍。
万龙湾地区人口密集,往年是萍乡内涝最严重的区域,今年情况不一样了。“几十年了,每逢雨季,小区就一片‘汪洋’,但今年这种情况没有出现。”市民冯湘春说。
今年6月1日,萍乡降雨94.2毫米,万龙湾平均积水深度不到3厘米。而在去年7月8日,萍乡降雨79.8毫米,万龙湾平均积水深度达0.81米。
五丰河从萍乡城中央穿过,往年一下暴雨,河水就会对城区形成倒灌,五丰河周边的一层楼因此被淹,今年雨量大,河水却没有达到警戒水位。
“连续几天的降雨,山口岩水库都在泄洪,而我家楼下不积水了,真好!”家住城区五丰河边的赖芬此前在朋友圈发的一段留言和照片引起不少人点赞。
萍乡市长李江河说,萍乡属丘陵低洼地带,一直以来内涝是这座“江南煤都”的一个重症。但今年萍乡主城区涝点为“零”。是海绵城市建设,让萍乡主城区防水排涝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让城市像海绵一样
海绵城市怎么建?
试点之初,萍乡在市区规划了近33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确立“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在取得初步成效基础上,萍乡把试点范围扩至全市城区,要求所有新建工程都按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进行。
萍乡利用源头削减、中途传输、末端调蓄等手段全域治涝,在全市为“山水林田湖城”设定生态红线,生态控制区面积占全市面积36.39%。
在新城区科学布局管廊设施建设,萍乡注重控制开发强度,注重绿地系统建设;在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注重修复地下“毛细血管”,增强其雨水渗、蓄等功能。
萍乡还改造道路的绿化分隔带、人行道,建设透水的海绵设施。萍乡市副市长叶华林说,这样做是为了“让水顺畅流起来”,尽可能减少老城区内涝,避免新城形成内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