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海军“拳师号”两栖攻击舰(LHD-4)抵达香港进行访问和补给,并邀请当地民众上舰参观。
【环球军事报道】从中国经济到“一带一路”,或是中国目前的政治发展,2016年美国对中国的不同看法正在呈现出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的胶着态度。用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特别国家安全顾问何汉理的话说,目前美国正在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对华政策大辩论,即“到底该拿中国怎么办”。
根据何汉理的分类,这大体分为三派:一是保持现状;二是达成交易,主张美国在南海、台湾、阿富汗等议题上与中国达成某种互换协议,以便使美国得到更大的利益;三是强硬对待,这尤其以军方为代表,希望联合美国的盟友,加大军费预算,迫使中国更多地遵从美国的意图。而何汉理的结论则是,中国应该对美国进行更多的“战略再保证”。
在美国大选过程中,无论是特朗普还是希拉里,都希望一旦当选,应对中国更强硬一些。这些都折射出三派不同的利益诉求,也在相当大程度上体现了美国政客的摇摆与左右迎合。比如,特朗普一会儿说“要以中国为敌”,一会儿又说“要善于与中国做生意”;希拉里一边把中国视为强劲对手,一边又反对以遏制中国贸易发展为目标的TPP方案。
没有人会相信,中国与美国未来会有一场巨大冲突,因为那是人类难以承受之重。但是,中国这样的大国,美国人的确没有遇到过。希拉里在回忆录《艰难抉择》中专门用两章来讲述美中关系,认为“美中关系正在驶进未知水域”,美中两个大国的关系的确超越所有国际关系教科书里的想象。可能所有美国精英希望能有一个确定的美中关系未来,中国人又何尝不是呢?
在美国期间,一位退役将军告诉笔者,中国是在向正确的方向推进,而美国却走在错误的道路上。中国与很多国家在商讨如何进一步放开市场,包括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以促进中国经济从出口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这些都是一个国家的自信表现。相比之下,美国却在关闭大门,甚至连一位合格的领导人都选不出来。时间正在错过,美国变得无法像过去那样强大。(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作者新著《美国的焦虑:一位智库学者对美国的调研手记》。随同调研美国的崔悦、杨福鼎对此文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