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2021中国车身大会】大会圆满成功
春风得意马蹄疾,在这春风飒爽的三月,由盖世汽车主办的“2021中国车身大会”在上海汽车城瑞立酒店隆重举行,此次车身大会重点围绕整车轻量化、汽车安全法规、车身结构设计、车身先进材料、仿真技术、模块化架构车身等行业焦点话题展开探讨,分享经验。本次大会还受到海克斯康,上汽大众、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汉高、VAMA、敏实集团、中科院、中国汽研等企业的大力支持。
本次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共持续两天,邀请了众多行业内大牛作为演讲嘉宾。600多位参会嘉宾到场参会,认真倾听了演讲嘉宾的发言,也在彼此的交流中收获颇丰。12000余嘉宾在盖世汽车车身大会直播间参与了本次大会。包含海克斯康、奥德富软件、高慕、汉高、阿特拉斯科普柯、VAMA&GONNVAMA、澳美高新、澳帕曼织带、爱璞特、岛津、顺普、凯勒、吉文、阿诺德、普拉迪、毅结特、豪斯特、力倍、澳盛、马头、立讯、宾科、中聚泰、ANSYS、无锡胜鼎、阿必达、阿雷蒙、鼎镁 、博士隆、儒拉玛特、裕泰、能运、伊之密、浩力森、佳腾电业在内的41家生态合作伙伴及汽车纵横、OFweek维科网、ZAKER、车东西、AC汽车、有车智联、Autor智驾等26家媒体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全方位的支持及报道.
首先,盖世汽车总裁周晓莺亲临现场发表欢迎致辞。
(周晓莺 盖世汽车CEO)
周晓莺指出,2021中国车身大会论坛是盖世汽车在今年举办的第一场大型论坛,盖世汽车在经历了去年环境的剧烈变动后,把过去的四大板块细分为五大板块,更加认真细致的进行迭代,开放的去拥抱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不仅仅拘泥于汽车本身,随着汽车这个产业变得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开放,加大了和百度、阿里、华为这些新兴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交流,给汽车行业搭建这样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
(卢晏 盖世汽车研究院总监)
随后盖世汽车研究院总监卢晏先生发表了题为“2021中国汽车市场展望”的演讲。不但对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走势做出全面分析,还对中国汽车产业中长期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他判断,从202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市场会进入全面发展,并形成趋近于现在传统燃油车的市场结构。
(沈卫东 上汽大众产品管理高级总监,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第一位上台演讲的行业嘉宾是来自上汽大众产品管理高级总监,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沈卫东先生,他就“轻量化技术在车身研发中的应用”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先进行车身技术背景的简述,其次分享了轻量化技术在汽车车身研发中的应用,最后是就车身技术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他认为中国新一代汽车人的使命是能够实现像特斯拉这种车身一体化铸造的技术,这样可以把车身轻量化做到极致。
(束玛君 高慕光学测量技术有限公司自动化方案经理)
随后高慕光学测量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自动化方案经理
束玛君先生针对“ATOS ScanBox在车身制造中的应用”也提出了他个人的一些看法。模具和试模是非常非常重要,非常多的公司花了称钱上百万的费用在模具反复的试模,修模,制模,如果有这个3D就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主机厂都会涉及到首件检测,如何用彩图与过程控制来看生产过程当中首件检测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系列检测,高效的测量和高批次的通过率将会是今后所有主机厂都要面对的一个大的问题。那么如何将零件从测量室搬到生产线上,如何让这个零件从抽检变成白检是未来面对的挑战。
(陈定方 吉利汽车领克品牌研究院车身及外饰开发部部长)
吉利汽车领克品牌研究院车身及外饰开发部部长陈定方先生对架构造车时代的收益及未来车身发展进行了畅想。高效率车身开发是吉利汽车坚持不懈的目标,而集成少件化、极简短链式是下一阶段可以突破的方向。而多材料车身的应用趋势,使得传统的车身业务边界已日渐模糊。打造更为开放、共享的车身基础架构,保证了多用户需求实现更能让客户的个性化定制得以满足,让多样化需求随时兑现,用户体验得到高阶升级。作为传统硬件开发商,他们将在探索将车身实现由素到亮,由静到动,由硬到软,由人到机的转变。
(郭大洲 零跑汽车车身开发总监)
零跑汽车车身开发总监郭大洲先生眼中的新形势下如何定义车身开发模式及目标又是怎么样的呢?郭大洲认为汽车新四化(电动化、共享化、网联化、智能化),这个也没有优先顺序和哪个更重要。但新形势的特点集中体现在电动化和智能化。因为电动化解决了能源危机,降低国家能源安全风险,同时也是改善、保护环境,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铺垫。
(Christoph Weber 奥德富软件(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奥德富软件(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Christoph Weber
针对车身制造数字化转型打破隔阂发表了自己的演讲。Weber先生以日本、德国、中国的三家企业为典型,强调了软件团队需要到车间了解现场情况才能有效的结合工程和车间。使得产品工艺的参数在包括噪声和温度等不同条件下趋于稳定。
(金裕翔 阿特拉斯产品经理)
阿特拉斯产品经理金裕翔先生就车身连接的降本增效方案表达了他的观点,他认为汽车轻量化目前的两大方向——全铝车身和钢铝车身,都存在同一种问题,铝车身的发展方向封锁了未来进一步的轻量化空间,现在已经采用了铝材料,下一步车身轻量化还能有什么方向可以更加节省重量?断点式涂胶和减少法兰宽度以及全新研发的铆钉都能够在车身连接的部分完成汽车轻量化。
(徐明 海克斯康市场事业部副总经理和MSC CTO)
海克斯康市场事业部副总经理和MSC CTO 徐明先生主要对数据驱动视角下打通车身质量控制与设计制造发表了看法。拿到几何信息,装配信息,生产数据以后,不用任何实际生产就可以通过后台软件对现有的设计进行评估,把前端后台仿真做好以后,就可以根据现在的装配和仿真结果对现在工艺进行评估,现在的设计和工艺参数能否满足当前的要求,如果设计出现问题可以对设计进行更改,这都是虚拟环境下完成的。这个时候把工艺缺陷或者生产缺陷找出来,那对后续成本节省是非常大的。
(Dale Jamieson 汉高汽车OEM亚太工程总监)
汉高汽车OEM亚太工程总监 Dale Jamieson先生介绍了汉高下一代结构增强解决的方案,像是集材质量提升,减薄厚度,比如说从B柱,高度工程设计的材料,如何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做优化,最终进行部件的替代,比如说在门槛部件,需要进行增强,使用一些复合材料,这样的话,就可以来进行。一方面接下来几年满足法规的要求,另一方面进行优化。
(冯毅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部件与材料测评研究中心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来自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部件与材料测评研究中心冯毅先生和我们探讨了基于安全指数性嫩和材料断裂失效表征的轻量化车身设计,车外跟车内有些区别,甚至可以说是相反的。车外行人安全防护设计主要集中于车子前部部位。可以通过结构优化和造型设计提高车身车外行人安全防护的性能。造型设计的基本点,可能把车体尽量设计圆滑性,具体方面的内容有很多。
(程铭 蔚来汽车车身及开闭件总监)
蔚来汽车车身及开闭件总监程铭先生向大家阐述了蔚来创新之车身结构与安全的内容。 程铭首先晒出了蔚来的旗舰型智能电动汽车——ES6,未来还将在今年推出ET7,蔚来在全球各地不同气候环境的不同测试中心进行了测量的测试。
(梁军强 敏实集团工艺高级工程师)
敏实集团工艺高级工程师梁军强先生作为周三的首位演讲嘉宾为我们带来了有关于多厚度组合铝合金焊接的研究,他介绍了焊接规范同步摆动技术、SAWP低热输入技术、P-Stitch鱼鳞纹焊接技术、P-MIX焊接技术、厚板高速焊接无飞溅技术和AC交流脉冲工法等技术来进行高难度的铝合金电池盒中的焊接。
(李久茂 VAMA资深客户技术支持工程师)
(刘帅 GONVVAMA产品开发经理)
VAMA资深客户技术支持工程师李久茂先生和刘帅经理共同进行了题为“全新一代热成形产品及应用介绍”的演讲。全新一代热成形产品Usibor2000和Ductibor1000,从Usibor1500升级到2000以后强度有500兆帕的提升,我们替代使用的话,大概有10%左右轻量化效果,对于软区材料Ductibor系列,从Ductibor450到500升级到1000,强度有翻倍的提升,替代使用性大概有25%的轻量化效果。
(檀庆榜 长城汽车平台架构高级车身设计总监)
之后长城汽车平台架构高级车身设计总监檀庆榜先生带来了基于全球化全新平台白车身结构设计的分享。长城旗下的柠檬平台是满足EV,PHEV,ICE动力总成搭载、为全球用户提供一个高质量,智能化的产品。在平台验证阶段便完成了超过600万公里的测试,柠檬平台做到了零部件共通化,零部件数量为了保证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和柔性生产,必须把不同车型之间零部件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组装流程必须一致,连接技术,保证生产的可行性,不能以后再做不必要的改造,增加额外的成本。
(鲁后国 江淮汽车技术中心车体设计部技术总监)
茶歇过后,江淮汽车技术中心车体设计部技术总监鲁后国先生对基于性能驱动的江淮全新平台白车身结构设计发表了他的观点,车身结构性能一体化概念设计在概念设计初期就涉及到选择车身,到底选择什么样的车身结构,基于平台要求,产品要求,动力总成的要求,必须要去选择这样一个车身结构形式,这样的车身结构形式没有任何好坏,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分。之后要进行详细的概念设计,当前的概念设计在当前车身发展趋势上,应该更多的关注前期概念设计。现在车身设计最重要的点就是快,快速开发也好,迭代开发过程也好。第二是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在短时间内达到这样的性能要求。
(杨上陆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杨上陆先生随后就汽车轻量化材料的焊接及连接做出了分享。汽车轻量化材料虽然有纤维复合材料镁合金,但是最多还是在钢和铝的应用上面。目前用的比较热和比较难的是超高强钢和热成形钢。全新的第三代高强钢和常规相比合金元素和热处理工序都比较复杂,所以在使用常规电阻点焊的时候性能会有所弱化,比如说沿着焊缝开裂或者出现界面断裂。所以开发了一种新的激光点焊的方法,是用高速相机在焊接过程中实时拍摄上下表面等离子体的变化。等离子体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激光能量的位置或者变化。左边常规激光点焊基本上等离子是出现在下板的,也就是激光能量穿透板料损失了,所以激光焊点尺寸不能长大。我们的方法可以使激光能量基本上被完全吸收。这个方法的优势,首先使焊点尺寸增大之后力学性能有所提升,和常规激光点焊相比提升60%以上,即使和电阻点焊相比也有大概20%的提升。另外一个优势是在镀锌钢板焊接方面实现不需要间隙的设置就能获得非常好质量的焊接。
午餐过后,杜邦计算机仿真专家朱晓搏先生为我们带来了杜邦结构胶在车身轻量化中的应用。介绍了环氧基结构胶,主要与车身焊点连接进行复合使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车身结构性强度,达到减重或者其他的设计目的。另外是BETAFORCE,比如说塑料后尾门和碳纤维加强角。
(李菁华 一汽集团材料与轻量化所高级主任)
一汽集团材料与轻量化所高级主任李菁华女士针对材料助推轻量化技术发展发表了演讲。以车身为例,高强钢、铝、镁、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开发及成熟应用,是汽车轻量化发展的先导条件。先进材料的应用,不仅基于一个产业链的整体水平,整个行业上,社会上大家都具有什么样的能力,也取决于汽车产品性能的掌控能力,就是主机厂到底能怎么用这个材料,怎么样把这些材料优势发挥出来,因此国外车企多年的积累在完备的技术支撑能力方面是具备优势的,国内车企近些年也在逐步赶上。
(罗爱辉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主任研究员)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主任研究员罗爱辉先生最后为车身大会的演讲画上句号,他探讨的是宝钢超高强钢开发与应用。超高强钢最大问题是回弹,主要是三个方面:1、对回弹量的准确预测,用仿真软件对它进行准确预测。2、在零件设计以及模具加工过程中怎么把回弹量控制到最小地3、在模具开发根据回弹量估计评估作出准确的补偿。
在演讲结束之后,进行的是圆桌讨论环节。圆桌会议的主题是:未来的城市车辆结构和白车身:挑战和潜力。主持嘉宾是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杨上陆博士。圆桌嘉宾分别是:一汽集团材料与轻量化研究院高级主任李菁华女士、长城汽车平台架构高级车身设计总监檀庆榜先生、杜邦计算机仿真专家朱晓搏先生、吉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楚立河先生。
车身大会在未来将于一年一度的频率举办,欢迎广大合作伙伴持续关注!
精彩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