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份后,受益于汽车刺激措施及整体消费信心的恢复,今年的汽车市场开始回暖。不过在细分之后,会发现德系车和日系车是两个增长最明显的领域。而美系、韩系、法系车则表现相对不佳。
这也间接说明了中国消费者对德系车和日系车的认可度之高。在同样的高人气下,德系车、日系车实际上有许多明显区别,甚至可以说一直走在两条不同的发展轨道上。
德系车最先开始家族化,日系车并没有很严格的遵守这一规则在汽车界,家族化设计让人“又爱又恨”。家族化设计提高了品牌产品的辨识度,让人容易区分。一些豪华汽车的家族化设计,更秉持“高贵”血统的一种象征。
但过度的家族化设计也容易带来审美疲劳,而且家族化设计中的缺点,也会因此而不断延续下去。
大众、奥迪等德系车,是最早开始家族化设计的。统一的品牌风格,让品牌辨识度和形象力大增。许多车型的大卖,和家族脸谱的延续也有关系。
比如大众朗逸因家族化外观特征明显,酷似帕萨特,似乎更能给车主带来面子感,成为朗逸热销的原因之一。
奔驰c级采用了和s级极其相似的设计,并因此被称为“小s”。这让奔驰c级比其他竞品的“档次”、“格调”似乎要高一些,对增加市场吸引力起到不小的作用。
家族化设计,也带来了平台化技术,模具、设计等都不需要大刀阔斧的独立打造,就能完成。这无疑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产品周期。
不过家族化设计也并非没有缺点。比如造成了同质化严重,设计新意缺失的情况。
日系汽车也有跟进家族化设计的品牌,但并没有德系车那么普遍。比如丰田、本田等,实际上在各个级别的产品线上,依然能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另外,日系车还会根据不同国家/地区消费者的审美习惯而改造车型。比如中国版凯美瑞以稳重、中庸的设计为主,美国版则以硬朗、运动为主。
通过改造前格栅、前保险杠以及前大灯这样“易感”的零件,让人们感受到车企的“本土化策略”,这已成为日系车尤其是丰田在面对不同地区客户的审美观时最为常用的手段。
动力取向不同:德系车偏好涡轮增压,日系车以节油为目标德系车很早就布局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动力上比较追求较好的动力输出。
究其原因,除了为迎合消费者对强劲动力的需求外,还与欧盟政策有一定关系。欧盟对车辆的碳排放量要求很严格,所以只能采用小排量涡轮增压车型,而不是自然吸气。
德系车偏好涡轮增压,给车主带去了“开着更爽”的体验,不过也随之带来了更容易烧机油的通病。
日系车在涡轮技术方面一直没有非常积极的跟进,但在燃油优化方面持续改进,同时发力混合动力。虽然现在日系车也在妥协涡轮增压,但比如马自达、丰田等都有自己清晰的策略。日系车普遍给人的印象是燃油经济性很高,所以在a级车市场,日系车的竞争力一直颇强。日系车追求燃油优化的做法,或许与日本本身国土面积小,一直有强烈的“能源危机意识”有关。
科技感:日系车智能化稍显落后德系车在科技感方面比较突出,比如奔驰、奥迪等。许多中高端车型上,都通过汽车外观、内饰以及科技配置三大环节来增强汽车的“科技感”。
比如奔驰s级,在安全、科技、智能方面一直都是豪华车标杆。这正反应了汽车工业中,科技感,正成为中高端汽车的主打卖点。
日系车的车机系统,智能化发展略显落后,丰田、本田、日产等现售大多数车型的车机系统都还是很普通的功能,自动驾驶方面的研发也显得比较保守。
对追求炫酷、刺激、新奇的年轻人而言,日系车的这一做法似乎并不讨喜。“德系车追求科技,日系车追求稳定”,这一高度概括的说法,反应了两者在汽车工业方面的不同风格和路线。
日系车讲求以人为本,德系车讲求以车为本德系车在制造工艺、设计方面,以车本身为出发点,将车辆造好,驾驶感、操控等方面都有突出的特点。比如在高速驾控方面,德系车往往更加精准,底盘更加的稳定厚实,给驾驶者的信心更加的充足。
在激烈或极限的驾驶环境中,德系车“以车为本”,制造工艺方面的优势便彰显无遗。
日系车讲求以人为本,追求乘坐舒适,比如日产就是以大沙发为亮点,乘坐舒适性极高。而雷克萨斯的舒适性,在同级车中更被誉为“无敌”的存在。另外,日系车质量稳定、“开不坏”,维修保养和零配件费用相对低廉等特点,都秉持了“以人为本”的路线。
德系车和日系车的区别,像两位路数、风格相差很大的“武林高手”,实力强大,又各有不同的特点和“绝招”。对于德系车和日系车,你更偏爱哪一个呢?不妨来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