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新能源销量:“不合群”的小鹏 玩不转的岚图
“春节综合症”消退,新能源车市重新起航。今年2月,大部分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均在销量同比、环比上实现双丰收,极个别品牌无法完成同比或环比增长,对于2023年2月这个时间点来说,有些“不可思议”。
比亚迪还能一家独大多久
比亚迪向市场证明了其销量持续“续航”能力。2月比亚迪共销售193,655辆新车,同比增长114.5%,环比增长29%。自去年3月比亚迪宣布全面进入新能源时代后,销量便逐渐占据领先地位,到现在形成一家独大的态势,且这样的态势将持续很久。
目前比亚迪已能实现核心零部件自给自足,整车大部分零部件也将不依赖供应商体系,全产业链布局已进入关键阶段。随着2022年比亚迪9大整车工厂均投入正常使用,产能扩大也将进一步助力比亚迪销量的走高。
此外,全产业链布局意味着在整车制造成本上,比亚迪将具备更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产品售价也是比亚迪未来的杀手锏之一。前有特斯拉降价撬动新能源车市,后有比亚迪秦DM-i车型将售价杀入10万内令合资燃油车胆寒,比亚迪成本控制意味着价格优势,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的车型以低价杀入跨级别市场,侵蚀更多的市场份额。由此判断,比亚迪将持续很长时间保持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优势,且这种领先优势是巨大的。
但硬币总有相反的两面,虽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布局已久,但随着比亚迪产销量急速增加,以及全产业链体系布局的快速成型,比亚迪的配套体系是否能跟上发展的步伐,还需验证。此外,供应链自给自足同样有利有弊,不仅需要强大的质量体系做支撑,也要有全能的技术研发能力做保障,才能保障产品品质。
小鹏“不合群”了
当其他新能源品牌奋力突围之时,小鹏似乎不那么合群了。今年2月,小鹏共销售6,010辆新车,同比下降3.5%,环比增长15.2%。小鹏成为中华网统计的14家新能源品牌中,唯二同比下降的品牌之一。
不可思议就来源于此,原先还处于三足鼎立中的小鹏突然“失速”,要知道,2022年2月是当年的春节季,与春节季相比小鹏都无法完成同比增长,虽然目前定论小鹏丢失了市场主动权仍为时尚早,但被友商狠狠地“鞭打”了一番,却是不争的事实。
友商如何“鞭打”小鹏,先上数据。今年2月,理想共销售16,620辆新车,同比增长97.5%,环比增长9.8%;蔚来共销售12,157辆新车,同比增长98.3%,环比增长42.9%。此外,近一年来表现强势的哪吒,2月销量也突破万辆,来到了10,073辆,同比增长41.5%,环比增长67.4%。
理想由于订单积累和产能原因,今年1、2月销量相差不大。蔚来1月经历低谷后,2月回归常态,两家车企均完成近百分百的同比增长。哪吒与蔚来相似,经历了春节季的低谷后迎来反弹。小鹏则未能回归此前的常态,虽环比出现增长,但以天为单位计算,抛除1月春节7天假期的影响,小鹏1月份平均每天售出217.4辆新车,2月平均每天仅售出214.6辆车,现实是,小鹏若不受到春节的影响,1月销量甚至会高过2月,这也是佐证小鹏出现市场危机的又一原因。
目前来看小鹏已从“蔚小理”之间的竞争转为哪吒、极氪、深蓝甚至是零跑这些品牌的冲击,更为有趣的是,腾势凭借单月7,325辆的新车销售成绩,连续两个月超过小鹏,仅凭一款MPV便打败小鹏轿车+SUV全产品矩阵,小鹏的表现实在拿不出手。
岚图究竟怎么了?
岚图又双叒叕崩盘了。1,107辆的新车销售成绩虽然同比增长49.6%,但环比却下降28.5%。换言之,岚图与AITO一起,是中华网统计的14家新能源品牌中,唯二没卖过自己春节季销量的品牌。
岚图应该称不上崩盘,毕竟在销量任务定在2022年全年3.1万的情况下,最终仅完成不到2万辆的销售成绩。反观其他传统车企推出的新能源品牌的表现,广汽埃安2月共销售30,086辆新车,同比增长252.9%,环比增长194.8%;极氪2月共销售5,455辆新车,同比增长87.1%,环比增长75.1%;长安深蓝2月共销售4,103辆新车,环比增长33.1%。
岚图在传统车企推出的新能源品牌中起步较早,为何一溃到底,笔者看来岚图首先从品牌层面就理解的不够透彻。从岚图三款产品的命名就不难看出,岚图在品牌管理上比较混乱,天马行空的名字能给人深刻的第一印象,但很难保持品牌一致性,也很难延伸产品家族矩阵,对品牌建设无法起到正面积极的效果。对比目前相对成功的新能源品牌,其他品牌在产品命名上极具辨识度,更容易让人将车型与品牌进行关联,也就有更好的品牌认知度。
若岚图坚定高端市场路线,品牌认知度必不可缺。从产品力的角度来看,岚图在竞品中并不处于下风,甚至在竞品接连被曝存在质量问题时,岚图的产品口碑依旧坚挺。因此,在产品力不存在硬伤的情况下,岚图销量惨淡,很大一部分原因应归结于品牌力的打造不足。岚图应该担心的是,一向不显山不露水的创维都已经超越岚图,岚图是时候转变一下品牌思维了。
结语:
2月新能源车市整体回暖,步入正轨只是时间问题。补贴退坡对市场会存在一定影响,但影响时间不会太久。新能源汽车仍处于需求旺盛状态,但增速相比于2022年一定会处于放缓状态。新能源市场的福利期似乎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展现各车企真正实力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