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首页 文章 选车 汽修 百科
图片 文章 视频

十字路口的抉择 微型纯电动车该何去何从

中华网汽车2022 年 05 月 16 日 11 : 10
[ 中华网 新能源 ]

今年4月8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对外发布了《微型电动汽车专项评价规程》,主要测评对象是车身长度小于4米的纯电动乘用车,预计将于2022年7月1日实施。消息一出,再次将微型纯电动车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有的媒体在报道中用到了“灭顶之灾”这样的极端词汇。就现阶段的微型纯电动车而言,特别是国产微型纯电动车,“便宜”似乎成为了最大的优势,对于品质高低反而容易被忽视。那么问题来了,难道微型纯电动车就做不到高品质?

拼价格打开市场 品质问题逐步凸显

在价格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A00级纯电动汽车是能够快速打开市场的利器,同时也可以缓解车企“双积分”压力,这也是为何众多传统车企不遗余力地在该级别市场发力的重要原因,这一点通过销量数据也可以得到印证。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4月,纯电动市场中A00级(微型车)批发销量34.2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62.1%,成为拉动纯电动汽车市场增长的中坚力量。不过,在日益庞大的市场体量下,微型纯电动车在产品质量和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

十字路口的抉择 微型纯电动车该何去何从

据车质网数据显示,2018年-2021年纯电动微型车的投诉量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于2021年达到顶峰,投诉量较2020年大涨约1.4倍。而从2022年1-4月的投诉数据来看,已经达到了751宗,接近2020年全年的投诉量。不难发现,随着微型纯电动车市场体量不断增加,所暴露出的质量和服务问题也与日俱增。

十字路口的抉择 微型纯电动车该何去何从

据车质网统计,2018年-2022年4月期间,微型纯电动车的单纯质量问题投诉占比超过了五成,其中“动力电池故障”和“充电故障”是投诉最为集中的两类故障问题,在同期质量问题投诉总量中的占比分别达到了21%和11.4%。作为纯电动车型,这两类故障问题直接影响到了用户的日常使用,引发不少车主的不满。反观微型纯电动车的服务问题,投诉量同样出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投诉总量已突破千宗,其中车主抱怨大多集中售前服务中,如“提不到车”和“变相收费”,多与车辆购买有关,侧面也反映出相关企业在处理车主诉求时重视程度和应对策略还有待提升。

市场增速放缓 发展阻力渐显

十字路口的抉择 微型纯电动车该何去何从

事实上,现阶段微型纯电动车的发展除了在质量和服务问题上面临压力外,同样还要面对原材料涨价以及现阶段新能源积分“供大于求”,积分交易价格缩水所带来的影响。

一方面,面对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让本就“薄利多销”的微型纯电动车企业雪上加霜。以五菱宏光MINI EV为例,根据市场零部件供应商公开的成本预估,除去运营费用后,利润率大概在2-3%。此前也曾有媒体报道过,称五菱宏光MINI EV某一阶段卖一辆车的利润仅为89元。暂且不论这样的数据是否真实可信,但微型纯电车利润偏低是不争的事实。

另一方面,根据近期工信部对外公示的2021年度乘用车企业双积分情况显示,2021年中国乘用车企业共产生的油耗正负积分分别约为1553万和614万;而新能源汽车正负积分分别约为677万和81万。通过对比可以发现,2021年“正积分”要远多于“负积分”。受此影响,新能源积分交易价格骤降,长城汽车欧拉品牌CEO董玉东年初时曾表示,2021年单个积分的价格大约为2500元,但随着2021年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了160%,积分交易价格在2022年年初已下调至500-800元。这对于本就成本吃紧的微型纯电动车企业来说无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这部分积分收益的缺失,无奈只能转嫁到车辆的售价上。

受此双向阻力影响,纯电动汽车上调售价的消息频繁见诸报端,五菱宏光MINIEV、奔奔E-Star等热销车型纷纷于今年上半年上调售价,调节幅度普遍在3000-4000元左右。对于本就主打低价的微型纯电动车而言,这样的价格涨幅已经相当之大。而在消费端,意向购车人群购车成本增加、车辆交付周期长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部分人群选择了观望,从而导致市场销量出现明显波动。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微型纯电动车销量为7.8万辆,环比下降34.4%,年内第二次出现负增长。

面对十字路口 品质提升成关键

十字路口的抉择 微型纯电动车该何去何从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虽然当前微型纯电动车依旧处于销量快速增长阶段,但面对已经出现的重重阻力,整个行业亟需转型应对,以保证市场的良性运转。

一直以来,国内消费者而言对于廉价的产品都带固有印象,那就是这些产品品质低,出现问题很正常,对于微型纯电动车亦是如此。此前某国外电视台曾对海外和中国品牌两款尺寸相近的微型纯电动车做过对比拆解,结果发现中国品牌的车型在成本方面控制的好,价格仅为海外对比车型的1/3。但正因为成本不断压缩,导致该中国品牌车型很多配件没有采用车规级产品,而是普通商用产品,在耐用度上有所欠缺。其实,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当前国内微型纯电动车的现状——车企利润低,车辆耐用度低,容易出小毛病。

那么,如果从产品和服务入手,通过提升产品品质,从而实现车企获得更多利润空间,消费者得到高品质产品的双赢局面,这样是否可行?以SMART为例,这款定位为微型车的德系小车,售价区间在10万-20万之间,在进入国内市场的二十多年中,不仅市场表现颇有建树,更是凭借出色的产品力和性能收获了众多忠实拥趸。据车质网数据显示,在2012-2021年十年间,累计受理SMART投诉仅123宗,质量口碑表现相当稳定。尽管后来由于种种原因,SMART告别了中国市场,但其高品质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到这里,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有业内人士认为,微型纯电动车产品应逐步由功能型产品向精品型产品发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这样的趋势和此前传统燃油车的发展路径是一致的。在微型纯电动车面临多重压力的当下,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不失为企业的一种应对策略。一方面通过提高质量和性能来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关注;另一方面,在售前/售后服务质量和满意度上也要下功夫,为消费者提供高附加值产品,从而提升产品利润空间。

总结:

对于当前微型纯电动汽车市场而言,在种种压力下,已经到了求变的十字路口。如何保障车企良性运转,市场有序发展,产品转型无疑是一条必经之路。通过打造高品质车型来带动整个微型纯电动车市场“向上”发展,摆脱廉价、低质的固有印象,带给消费者更好的用车体验。至于消费者会不会为高品质买单,市场会给出答案。

点击阅读全部
微型车

相关文章

长按图片保存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