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遗憾的是,当权力在手时,苏树林忘记了母亲的嘱咐,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既获取利益,又不让人发现。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例如苏树林公款报销个人花销,在中石化干部职工中早已不是秘密。当他调职福建之后继续报销时,曾有看不惯这种做法的人在网上发帖议论。苏树林看到后第一时间采取了行动,不是停止报销,而是想办法删帖。
章盼(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他安排有关人员协调把这些网帖给删除掉,把当时购物的这些大额的这些发票替换成小额的发票。然后呢,把原来具体的经办人调离原来的这个接待岗位,他前面违纪有一个很典型的特点,边抹平边违纪,先把前面有可能出现的危险先给它抹平掉,但是呢继续在这个事情上不收手、不收敛、继续做。
[解说词]有些东西可以抹平,但干部职工的看法,是苏树林无法抹平的。中央巡视组进驻中石化之后,陆续收到了大量关于苏树林的反映。
王海峰(时任中央第六巡视组正局级巡视专员、联络员):群众也有一个观望的过程,让群众感受到巡视组是在真巡视,真去查问题,这样群众才有信心,才会去积极地给你来信,给你提供材料、提供线索。
[解说词]报销私人费用、亲属利用他的职权牟利、一些海外项目决策不透明不民主,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等问题,对此,苏树林心里十分清楚,自然感到紧张,他仍然保持一贯思路,想办法要抹平漏洞。
王海峰:我们要了什么资料,看了什么账目,找了什么人,他们也都是一步一步密切关注。而且把我们每一天的情况都跟苏树林报告。他当时是福建的省长,他利用到北京开会的机会,就找其中的一个人,他们共同运作这个项目的人,来密谋这个事。资料都赶紧清理,该销毁的销毁,该修改的修改,统一口径。我们通过他们私下的这些活动,私下的串通,更印证了他的问题的存在。
[解说词]2015年10月,已经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苏树林,因为在中石化期间的问题被立案审查。
[解说词]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为巡视工作带来根本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证明,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完全正确。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利剑高悬、震慑常在,中央的态度是坚定不移的,全力支持巡视工作。”他要求,“巡视组要当好党中央的‘千里眼’,找出‘老虎’‘苍蝇’,抓住违纪违法线索。要落实监督责任,敢于碰硬,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促进问题解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