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调研,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丰富内涵,也意识到我们绿色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王志坚归来后深有体会地说,要通过努力,让绿色产业、绿色生活和生态文明相得益彰。
2016年初,以第二十任县委书记吴秀玲为班长的新一届右玉县委,从前任手中接过绿色接力棒。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断指引下,右玉全县人民开启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在持续推进造林绿化、提档升级的同时,不断追求“彩化”“财化”——
这是航拍的山西省右玉县牛心山(7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詹彦摄
盛夏时节,右玉最高峰牛心山上仍是一派忙碌施工景象。沿着初步完工的木栈道,登上半山腰观景台,周围丘陵土坡上的1.2万亩油菜花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类似这样以观赏为主的油菜花基地,右玉县今年种植了6万亩。在右玉县高速路和主干道两侧,除了传统的松树,还种上了连翘、丁香、玫瑰等彩色植物。
这是山西省右玉县威远镇的油菜花(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詹彦摄
在绿色已近饱和的右玉,不再是一味地简单种树,而是要将绿化延伸到“彩色观赏化”,从“彩化”变“财化”,让植物成为吸引游客、强县富民的“美丽”资本。
2016年6月底,当地干部到东北考察林下经济,但跑了十几个地方,却没有适合在当地发展的产业。经过充分调研和专家建议,发挥土壤条件好、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右玉选择了中药材种植,既有观赏价值,也有经济效益。
当年,全县种植板蓝根、党参、黄芩、黄芪等中药材4.7万亩,县里联系两家大型药企进行保底价收购,并拿出四五千万元补贴。
“这既是彩化种植的一种模式,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经实地测收,每亩板蓝根纯收入能达到1000元以上,每亩党参年均纯收益2500元,远高于种植杂粮的收益。”王志坚说。
右玉还决定引进500亩适宜在寒冷地区种植的寒富苹果、5000亩俄罗斯大果沙棘、1500亩大接杏、1500亩枸杞等经济树种进行试种。
变生态资本为经济资本,化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全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