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0】在袁伟后间隔15秒起飞的僚机艾群迅速跟了上来。目睹了前机撞鸟的特情,艾群调整战机姿态避免了接连撞鸟。恢复航线后,他迅速调整到便于观察袁伟战机的侧后上方,紧紧地跟随着着火的战机,随时汇报着战机状态、火势情况等第一手信息。
某场站官兵和机务人员第一时间围上来,扑救歼-15舰载战斗机左发燃起的大火。王俊柯摄
“我最害怕的,是他可能会从我眼前瞬间消失。我真的太害怕那一刻。”全程紧随其后的僚机,艾群回忆起当时的紧急情形却比袁伟更加后怕,“因为我可以清楚地看见火势有多大,情况有多危急。他想带回战鹰,而我希望我的战友一定要一起回来。”
【09:01】“右发未见明显损伤,无起火拉烟。”艾群传回的关键报告,让塔台指挥员、该团副团长卢朝辉下定决心果断发令,“检查右发温度状态,开加力。”袁伟深吸一口气,克服机内的告警声及耳机里的嘈杂干扰,精力集中、稳住心神,逐项进行检查,改坡度、开加力,战机缓缓上升。
【09:02】此时,地面塔台根据特情处置预案,一套航程最短、航时最短的安全着陆方案迅速形成:实施正常着陆必须对准跑道,而因地形和飞行状态限制,正呈低高度、小坡度向右转的战机,可以直接向前提速拉高来争取对准跑道的空间。
这是对飞行员最稳妥的操作,即使失败,也有足够的时间和高度跳伞求生。但看到航线延长线上人口密集的闹市区,袁伟坐在丝丝冒火、点燃引信的威力巨大的“炸药包”上,操纵着低空低速的战机提前扭转了身子。“他是想避开人群提前迫降!”卢朝辉的语气中似乎还夹带着当时的沉重,“这样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09:04】卢朝辉迅速与艾群慎重确认袁伟战机飞行状态、目视情况,研判飞行轨迹。纠结中,捏紧了拳头的他突然眼前一亮,长长的机场跑道给了他灵感。“开加力增速爬高。”“听令应急放起落架。”“调转航向,由南向北,对头着陆。”脑海中飞速盘算过多种方案,一连串命令脱口而出。袁伟瞬间领会了卢朝辉的意图,立刻报告:“通场后准备调转航向由南向北对头着陆,对正放起落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