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音乐剧产业现状也不容乐观,大部分仍然遵循传统的模式,缺乏产业化运作机制。在音乐剧发达的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都具有相当成熟的音乐剧产业链。近年来法语音乐剧、德语音乐剧经典佳作不断涌现,日本、韩国音乐剧产业的迅速崛起,也离不开成熟的市场环境和健全的产业运作机制。
“大手笔的资金注入,短暂的创作周期,迫不及待的成本回收,让国产原创音乐剧逐步沦为一场高票价、短档期、高风险的‘快餐演出’。”慕羽在谈到中国音乐剧市场问题时说。
“过高的票价制约着优秀剧目与观众见面的机会,市场发展也必然受到限制。”北京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杨乾武也不无担忧。
国内音乐剧题材较为小众,这就导致其受众人群不稳定,也制约着市场的发展。
戏剧导演邵泽辉指出,“在中国,针对10岁以上的儿童音乐剧缺乏,大多数儿童剧的题材比较低幼,只适合小众的孩子观看。题材太过小众化,容易导致观众流失。”
“文化发展的大方向是大众化,对于音乐剧而言也是如此。只有大众化才可以覆盖最大的中国观众群体。”杨乾武指出。
对于国内音乐剧而言,面临问题并不稀奇,大量经典音乐剧的引进是其“必修课”,却不是“最后一课”。通过原创引进和版权合作,学习西方的创作机制,培育观众和市场,打造出原创经典作品,进而将中国的音乐剧推向世界,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不能总盯着百老汇,也得时刻面对脚下土地
相比其他,音乐剧对演员的要求近乎苛刻。被誉为“音乐剧之父”的韦伯认为音乐剧演员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唱歌、跳舞、表演。纵观国外,音乐剧演员接受着最为严格的训练和学习,歌、舞、演样样精通。反观国内,具有音乐剧所要求的综合技能的中国演员实在是凤毛麟角。
“中国音乐剧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意义非凡。”居其宏指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才能成就更多的好戏,让戏带人、人来演绎戏,这样延绵不断的良性循环才能让中国音乐剧产业越来越强。”
除了注重人才培养之外,音乐剧的本土化也一再被提及。艺术形式总是和一定的社会形态、民族心理及民族艺术传统相联系的。任何外来的艺术形式都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音乐剧也不例外。
“音乐剧从其特质来说,具有民族传统风格的形式才是其最好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中国音乐剧协会副会长、评论家王道诚坦言,“在音乐剧本土化实践中,应该将其与中国传统戏曲等艺术形式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