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晚·观海解局记者梳理发现,今年57岁的郑强生于重庆。1978年,18岁的他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考入浙江大学化学系。
1982年大学毕业时,班里的同学有的留校,有的考上了研究生,郑强被分配到化工部某化工研究院。“单位在四川的一个山沟沟里,很偏僻。”
1985年,郑强考入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系硕士研究生,后留校任教。1992年被选派为中日联合培养博士生到日本京都大学留学。1995年回国后,作为引进人才回母校浙江大学任教。
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2012年6月起任贵州大学校长,2016年12月至今,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正厅级)。
离开浙大赴贵州大学时,郑强给高分子系学生上了“最后一课”。学生们为他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一本电子相册,是郑强从小到大的照片,学生们花了一周时间秘密搜罗来的。
郑强眼睛瞪得老大:“哇呀!你们哪里搞来的?”他用高八度的声音说:“我经常会回来的。”头一扭又轻叹,“哎,其实是经常回不来的。”
多次呼吁加大西部教育投入
这几年,郑强一直站在风口浪尖上。他的言论受到不少网友推崇,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争议。
他被称为“愤青教授”、“最受大学生喜爱的校长”。喜欢他的人,认为他特立独行,勇于改革;不喜欢他的人,认为他哗众取宠,热衷炒作。
比如,他一段关于空姐的演讲视频被指有歧视嫌疑。郑强说:“为什么中国空姐要有研究生专业?”“为什么在天上倒水的女孩要比地上倒水的长得漂亮。”郑强有点激动,离开座位,弓着腰身,学空姐推车的动作。
此外,他在贵州大学任校长期间,多次呼吁中央对西部教育投入加大。他在全国两会上表示,以前担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时,他三天两头就要去教育部开直属大学会议,为此常常发愁“开会多”,如今却要为“没会开”而发愁了——“到贵州大学两年了,教育部的会我一次都没权利参加,我的声音都传不到那儿去。”
一个直接的结果是,离部委远的高校,自己碗里肉也就少了许多——“贵州大学过去30年得到中央政府支持的总和,顶不上我原来工作浙江大学1年。”郑强说。他还打了个形象的比方:“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都是加97号的油,我们不仅加不到93号的,还恨不得油里加点水,怎么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