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颁布了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已经列第22位,比2013年上升13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我们的创业创新,不仅让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有条件去创造就业的岗位,去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而且它让人民普遍受益。我们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比如像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都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方式,促进了其健康发展。这不仅创造了难以想象的就业岗位,而且便利了群众生活,在去年城镇新增就业中,新动能的贡献率占70%左右。
“双创”让更多人改变自身命运有了机会,也拓宽了社会纵向流动渠道。中国的创业创新,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双创”推动了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使很多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我昨天参观大连的一家80多年历史的企业,他们发展大量的“双创”平台,已经使自己的产品85%以上实现定制化,面对及时变化的市场需求,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在这个柔性生产线上发挥他的才智。所以说,“双创”也改造了传统的动能。中国的创业创新,因其“众”而成其快、成其势、成其强,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有效途径。
我们还不断提升基本民生保障。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温饱、住房、教育、医疗等基本民生问题很不容易。我们已经建立起了覆盖全民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三张保障网。虽然水平不高,但是它覆盖面很广。我们还设法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实施农村脱贫攻坚、城镇棚户区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
过去30多年,中国有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目前我们还继续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20年要使剩余的4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中国曾经有1亿多人生活在城镇棚户区,过去8年我们改造了3000多万套房屋,让8千多万居民住上了新楼房,这几乎相当于一个较大国家的人口总量。中国包容性的增长就是要使人民生活地更好,更有尊严,使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活力。
我讲这么多成绩,并不掩盖中国还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是我们时刻记在心中的,我们还有贫困人口和很多低收入的人群,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要推进包容性增长,路依然很长。我们还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可能很关心今年中国经济的走势。可以说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季度经济增长6.9%,尤其是结构和效益明显改善,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二季度保持了一季度继续向好的态势。1—5月,不仅传统的发电量、货运量、企业新订单都明显增加,反应新经济的一些数据增长得更快,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利润是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外汇储备回升,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特别是就业使我们感到更加欣慰,因为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4.91%,处于多年来最低水平。近期,多家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上调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值,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不断积聚,经济再平衡稳步推进,这也反映出市场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