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5G引领势头逐渐形成、特高压输变电关键技术领跑世界、LED照明产品产量和应用规模全球第一……科技创新“三跑并存”中并跑、领跑的比重越来越大。从北京中关村到上海张江,从深圳南山到武汉光谷,“创新之花”竞相绽放,国人信心和梦想不断被点燃。
这一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新动能加快成长,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提升,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基本建立,企业创新政策、计划经费管理、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分配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科技工作者的获得感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不断优化。
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提升——中国抓住科技革命的难得机遇,乘势而上。
——这样的中国突破,根植于多年的默默积累。
长征五号有着我国运载火箭的数个“之最”,这般迅猛的中国速度,发轫于无数科技工作者多年的辛勤耕耘。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奖团队代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说,“岂止是十年磨一‘箭’,前期论证和攻关,必须要追溯到三十年前。”
——这样的中国突破,是只争朝夕的创新之果。
当代科技工作者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忘我投入,奋力攀登,才有了一项项突破。
当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部非洲,研发此类疫苗成为当时医疗科研界努力摘夺的“皇冠”,中国的疫苗研发水平很快得到国际同行高度认可。曾战斗在抗击埃博拉一线的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回忆,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曾有一位外国同行半开玩笑地说,“你们最近在研究什么,告诉我,我们就不去研究了”。
——这样的中国突破,澎湃于科技工作者超速的“运转”。
已故杰出科学家黄大年,仿佛没有时间停下喘口气,将一个个高端科技项目推向世界前沿,直至生命定格在58岁。有人说他是个“疯子”,他却毫不在意:“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
中国优势: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集中力量办大事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就是要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如果没有一招鲜、几招鲜,那我们就缺少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