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至60年代,国家先后动员700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落户内蒙古。这些刚刚走出校园的青年学子们高唱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走进千里草原,融入民族大家庭。
1959年底,康克清同志向乌兰夫同志提出,上海等省市的孤儿院里有许多孤儿,国家在抚养上有困难,需要内蒙古人民的帮助。乌兰夫同志当即表示同意。当3000多名孤儿被送到牧区后,有的牧民赶上勒勒车,往返数百里专程领养孤儿。3000多名孤儿来到草原后,有了温暖的家,有了新“阿爸”“阿妈”。草原白云似的毡房为他们抵御风寒,草原醇香的乳汁哺育他们长大,吴侬软语变成了刚劲流利的蒙古语,柔弱的身躯锤炼成骏马般矫健的体魄。他们成为了草原新一代牧民,成为内蒙古新一代建设者。
内蒙古:70年沧桑巨变,奋进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光辉道路上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内蒙古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进一步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活动,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先进典型。
兴安盟科右中旗西哲里木镇哲里木嘎查蒙古族医生王布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30多年来救治患者60余万人,患者来自国内20多个省区市。王布和对来自农村牧区的贫困患者,不仅不收医药费,有时还为他们垫付饭费和路费。王布和不仅治病救人,还热心嘎查里的大事小情。嘎查上电他拿钱,学校翻修他拿钱,困难户种不上地、盖不上房他拿钱。有一年,一场洪水冲毁了嘎查通往镇里的桥梁,王布和筹措26万元修建了一座新的水泥桥,为嘎查农牧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农牧民亲切地称这座桥为“布和桥”。
包头市达茂旗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潘志荣,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工作在农牧区,7年来走遍全旗77个嘎查和行政村,巡访牧场牧点980多个、牧户3000多个,足迹遍及全旗1.8万平方公里土地。身为汉族干部的他为了熟练地运用蒙古语同蒙古族兄弟释法说理,他刻苦研读、虚心请教,成长为“蒙汉兼通”的检察官。他把牧民当成亲兄弟,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安达情”。
内蒙古:70年沧桑巨变,奋进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光辉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