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面,“唐奖”可以作为参考。迄今为止,“唐奖”已经颁发了两届,对于评选的结果,基本上没有什么多少质疑的声音。在评选过程中,是否华裔并非是评选的标准。比如,今年华裔年轻学者张锋就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唐奖”。我曾经和诺贝尔经济学的主阿尔文·罗斯教授讨论过“唐奖”,他给予“唐奖”很高的评价和肯定,他曾在我的著作《达观天下:跟尹衍梁学管理》一书推荐中这样写道:本书主人公创立“唐奖”,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复旦-中植科学奖”的设计,其出发点是对的,就是一个面向世界的国际奖项。但是,由于是第一次举办,在组织方面经验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整个过程,给人的印象是没有做好精准的准备工作,略显仓促,在应对质疑上也存在明显的经验不足。尽管该奖4位资深评委均为诺贝尔奖得主,但是,这些诺奖得主真正参与此事到何种程度,并不知晓。“唐奖”在评选过程中,其总召集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先生是亲历亲为,投注了大量的精力。他把办好“唐奖”作为自己有生之年最重要的事情,因此,他下足了功夫。我在哈佛大学和丘成桐先生讨论“唐奖”时,他说,“唐奖”办得很好。
因此,华人在设立国际奖项时,仅仅邀请些诺贝尔奖得主来装点门面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让这些顶尖科学家能够在评选过程中能够真正发挥出作用,这个才是国际奖项含金量的关键所在。华人在新设国际性奖项时,容易急功近利,认为只要请些科学界的大腕来撑门面,就能保证奖项的权威性。这又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花重金请这些大腕来,并非是仅仅为了撑门面,关键是要帮助评选出世界公认的得奖者。归根到底,一个国际性奖项的权威性取决于其获奖者在科学界中的贡献和地位。真正把世界公认的杰出科学家评选出来,并给予重金奖励,这样的奖项才是对于人类进步有实质性的贡献的奖项,才具有权威性。
华人设立国际奖的策略
随着华人经济圈的形成和不断崛起,华人在国际舞台中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华人来设立面向世界的国际性奖项也会越来越多。华人要办好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际奖项,需要有正确的策略。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独特性,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不能再走“山寨”路子了。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荣誉教授哈里特•祖克曼(Harriet Zuckerman)在其关于诺贝尔奖历史的著作《科学精英:美国诺贝尔奖得主》(Scientific Elite:Nobel Laure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中指出,诺贝尔奖的优势来自多种因素的结合,首先就是它独特的起源。可见,这个老牌奖项在其新设之初就是以强烈的独特性而横空出世的。当然,那个时候这类奖项还很少,比较好形成其独特性。现在,国际上大大小小的国际性奖项已经很多了,分别在各自领域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或者建立起公认的影响力。在这种格局中,华人通过新设国际奖项而后来居上的难度要比过去大得多,唯有通过制造“差异化”才能使得新设立的国际奖项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