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什么是Ⅰ、Ⅱ、Ⅲ类账户呢?
由高到低:Ⅰ类账户>Ⅱ账户>Ⅲ账户
而非银行账户级别(比如支付宝)如下:
由高到低:Ⅲ类账户>Ⅱ类账户>Ⅰ类账户
其实关于Ⅰ类账户的限制是考虑到了我国一人多卡的现状,开设个人银行账户其实没什么,工资、社保、水电费等等都需要用到好几个银行账户。
有的银行以发卡数量当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而真正活用起来的账户很少。
截至2016年6月末,我国个人银行结算账户77.86亿户,人均5.69户。个人开户数量庞大导致造成长期闲置银行卡,对账户安全保障意识不高,容易被非法分子盗用进行买卖账户、冒名开户和虚构代理关系开户。还造成银行管理资源浪费,久而久之成为银行内部风险点。
5、什么是Ⅰ、Ⅱ、Ⅲ类账户?
很简单,Ⅰ类账户就是日常的借记卡这种全功能账户;Ⅱ、Ⅲ类账户则是虚拟电子账户,是在已有Ⅰ类账户的基础增设的两类功能逐级递减、资金风险也逐级递减的账户。
央妈是这么说的:
Ⅰ类账户可以当做「金库」,负责较大的金额,使用范围和金额暂时不受限;
Ⅱ类账户是「钱包」,负责日常稍大的开销,单日限额1万元;
Ⅲ类账户是「零钱包」,负责额度小、频次高的开销支出,限额1000元。
这其中Ⅱ类账户不能存取现金、不能向非绑定的账户转账。并且Ⅱ、Ⅲ类账户的功能受限,有账号没实体卡(Ⅱ类账户可以单独发卡),需要和Ⅰ类账户绑定使用,不过没有年费。
不知道大家对央妈的大招是否有了大致的了解?为什么说这次是发大招?其实很多日常生活需要支付的例子都可以说明。
如果用户单日累计转账金额超过5万元,则必须用数字证书进行操作;大额转账要用银行卡和有效身份证到网店申领安全认证工具;各家银行将通过柜台、网银、手机银行、电话银行提供实时转账、普通转账,还有上文提到的24小时后办理资金转账,这就可以随意撤回了。对比支付宝、微信等移动端支付工具,可以发现央行增加了手续以及程序,并且延缓了办理时间。
这么做是为了降低用户被骗的概率,让用户“三思而后行”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