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五大国家战略叠加区
2015年,天津市GDP总量居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上广深。这一年,对天津的意义非同凡响,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五大国家发展战略同时叠加,全国只此一家。
在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院长助理薄文广看来,天津最大的优势,是紧靠北京的区域优势,“从区域平衡角度,或者区域协同发展角度,天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点。”
尽管是“灯下黑”,但天津在行政层级上是直辖市,也是北方特殊的交通、港口、物流枢纽,可以辐射环渤海乃至三北地区。
天津和其它城市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人口流入量非常大,近年来平均每年增加近50万人。
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天津自身的大项目、大工程,吸引大量人才;二是北京限制人口规模导致的外溢效应。
天津的高速增长,依靠的是国家的政策红利带来的大批重点工业项目。自滨海新区成为国家战略以来,其累计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数万亿。滨海新区因大飞机等领军的高端重工业竞争力很强,在未来也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获批自贸区成为创新的绝佳契机。依托自贸区这个支点,天津吸引了更多资金和人才,未来更要建立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建设制度创新新高地、转型升级新引擎。
金融领域中,天津的融资租赁一直领跑全国。如果说北京是中国金融的决策中心,上海是中国金融的交易中心,深圳是中国金融的市场中心,天津则是产业金融中心。
天津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加快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建设。与自贸区对应的“金改30条”后,天津的融资租赁业务更是飞速发展,租赁飞机占到全国的90%,租赁船舶占到全国的80%。
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未来京津之间将有5条快速铁路或高铁。目前天津到北京正在考虑修建新的城际铁路,该铁路将连接北京新机场。接下来,产业转移的带动效应也将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