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尽快熟悉产品特性和设计环节,她成了师傅的“小跟班”,每天跟着师傅认真观察学习每一项工作内容,利用休息时间琢磨未消化的知识点,在笔记本上记录各种公式、参数和体会,这一干就是七年,但是生性沉稳的她并没有因此感到乏味,而是对容器材料渐渐了如指掌,有时甚至能够同一段时间内接到30台容器设计,这也为她后来设计我国第一台百万吨乙烯压缩机打下坚实的基础。
90年代刚刚毕业的夫妻俩,平时晚上并没有啥业余活动。姜妍说,那时俩人没事儿就到办公室画图、学习理论知识,可以说他们开创了沈鼓二维微机绘制设计图纸的先河。就在女儿两岁时,姜妍还考取了东北大学在职研究生。她的导师感慨地说:“我的学生里,可能不是理论功底最强的一个,但却是学习态度最好的一个。她求知若渴的劲头,谁都比不上。”
2003年,沈鼓集团转制,转到主机岗位的姜妍已经参与了几百台压缩机的设计工作,由她主导设计的中国第一台45万吨乙烯压缩机的成功运行,让她“一炮打红”。
但是这只是刚刚开始,等待她完成的还将有更重磅的任务。
姜妍在车间与工友商量设计图纸
女神惊艳亮相!主导设计中国首台百万吨乙烯压缩机
“咱去姜姐办公室聊吧。”厂里同事平时习惯称姜妍为姜姐。在他们看来,姜妍不仅是前辈,更是厂内乃至全国乙烯压缩机领域的“大姐大”,由她主导设计出我国第一台45万吨乙烯压缩机后,又成功设计创造了第一台百万吨乙烯压缩机。但是,仔细观察,今年才43岁的姜妍便已经有了好多白发。
2014年9月3日凌晨5点,很少发“状态”的姜妍兴奋地发了一条朋友圈,原来沈阳鼓风机集团与中国海油惠州炼化,关于12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三机组正式签约,她写道:“签约了,对于我和我们的团队来说,压力大于喜悦!加油!”两个大大的惊叹号,点赞无数。但只有姜妍和他的团队知道,签约后的几年内,对于他们来说将是一场“恶战”,这也是她工作19年来工作的日常状态。
2014年4月28日,惠州120万吨/年乙烯项目压缩机组技术协议签订
2013年8月13日,武汉80万吨/年乙烯压缩机组正式投入运转产出合格乙烯产品
2010年8月29日18时,我国首台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试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