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借条的这位司长,办公室的书柜另有用途
撰文|李北北
司长退休后出事了。
政知道说的是商务部合作司原司长吴喜林,今年62岁的他因为受贿300多万元,被北京市二中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50万元。
虽然到退休时,吴喜林前后有二十多年工龄,而法院认定其出问题的,则仅是其中的四年。
这四年,当时人们应该都称他为“吴司长”。
部委走出去的外交官
一名和吴喜林有过接触的人士告诉说,吴喜林给人的印象是,人低调、务实、平和,“没有一点官架子”。而且工作能力也比较强,深得领导信任。
今年62岁的吴喜林1977年从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后进入外经贸部,先后在驻喀麦隆大使馆、驻卢旺达大使馆工作。
2003年,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内负责贸易的部门和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合并成商务部,统一负责国内外经贸事务。
两年之后,吴喜林成为商务部合作司司长。
政知道查询发现,2010年2月,吴喜林的头衔换成了中国驻瑞士大使馆经商参赞,之后的2011年4月,时年57岁的吴喜林,又以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公使级参赞的身份亮相公众视野。
2015年3月,吴喜林因涉嫌受贿被立案侦查。其时,他的身份是商务部驻法国使馆公使衔商务参赞(正局级),在被带走调查前,已届退休之龄。
不寻常的领导亲戚
法院查明,2005年至2009年间,吴喜林利用担任商务部合作司司长的职务便利,接受安徽某股份公司副董事长、安徽某公司董事长赵某的请托,为上述公司对外经营、承揽业务等事项提供帮助,为此先后收取赵某给予的现金人民币5万元,收取赵某给予的购车款人民币30万元,使用赵某提供的银行卡消费人民币7万元,以借款为名,索取赵某人民币150万元。
换句话说,吴司长与赵某前后有过四次金钱往来。
往来有个前提,就是赵某和他的公司要让司长看得上。
吴喜林称,他通过接触了解到赵某的公司在安徽当地有一定的规模,公司产品质量也比较上乘。在这种情况下,他向一些企业推荐过赵某公司的产品,在向企业介绍时,他一般说赵某是他的亲戚,并且对企业强调,希望在价格合理、质量过关的前提下,能够优先选择赵某公司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