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涿鹿县教科局在涿鹿希望中学安排社会公开课,邀请家长进行旁听。
但以上举措并没有打消家长们的疑虑。
7月15日,郝金伦在涿鹿县实验小学操场,举办了2000人的交流会,向家长宣传“三疑三探”。
“家长们跟郝金伦展开了辩论,气氛非常不友好。”一位参加交流会的家长说,郝金伦原本打算向家长们介绍三疑三探的优点。但是在讲的过程中,不断有家长站起来打断,向郝金伦质问。
“质疑他为什么要拿我们的孩子做试验。减少作业与考试,孩子的成绩如何保证等。”参会的家长说,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交流会持续一个多小时就不欢而散。
这次交流会后,郝金伦选择了妥协。7月31日,涿鹿县实验小学的家长陆续收到学校发来的短信:“为充分尊重广大家长和学生的意愿……恢复原有课堂教学模式。”
涿鹿县教科局副局长许世民告诉新京报记者,当时教科局决定,涿鹿县实验小学和涿鹿县初级中学,停止实施“三疑三探”。但对其他学校,还要求必须按照“疑探”模式教学。
尽管郝金伦做了妥协,但家长们的情绪仍未平息。今年7月4日,家长要上街的消息已经在涿鹿县传开。
涿鹿县教科局当天紧急出台一份文件。在这份名为《涿鹿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致广大家长一封信》的文件中,涿鹿县教科局承诺:“从下学期开始,教科局将给部分学校充分办学自主权。各学校自主选择、确定何种教学模式,教科局不干涉。家长可自由选择教学模式。”
但一切都太迟了。第二天的群体性事件,彻底将涿鹿县“三疑三探”改革停止。
反思
“我们进行了反思,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认为还是工作方式方法上太急躁了。”涿鹿县教科局副局长许世民说,“必须要承认,教育是有规律的。”
其实,涿鹿县有自己原创的教育模式。
2008年,涿鹿中学陷入发展瓶颈:骨干教师流失,生源质量逐年下降,高考成绩平平。根据涿鹿中学文件记载,当时课堂普遍死气沉沉,学习效率低下。
当年,彭广森就任涿鹿中学校长。2009年,彭广森带领一批教师先后去了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等20多所全国课改名校学习经验。
“当年涿鹿中学决定以昌乐二中为样板,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分阶段推行高效课堂。”涿鹿县教科局副局长许世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