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孟庆伟北京报道
凡事背后皆有逻辑。在湖北、江苏学生家长因本省高招指标输出支援中西部地区而向当地主管部门集体陈情的背后,隐藏着十分复杂的高招指标调配机制。
本次东部省区输出支援中西部地区的高招名额总量约16万个,涉及东部12省,其中即包括此次集体陈情的江苏与湖北。那么,又是什么最终决定了这12个省出现在高招名额的输出生名单之上?
在两省家长集体陈情后,江苏、湖北教育厅都表示,将不会影响本省高考录取率,并保证省内高校不缩减招生计划。但至少从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的表述来看,跨省生源计划调控系对存量的调控。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这12个调出省份有一个共性特点,即高校比较多,但本省的生源不够,过去历年都需要进行跨省招生,否则要么生源不够,要么生源质量不好,所以在外省招生是必然现象。而今年公布的调控数据实际上也延续了过去的调控状况。
据公开数据,湖北和江苏两省,2016年高考报名人数均出现下降,分别较上年减少7000人和3.25万人。
“2008年到2010年,湖北省生源数达到了高峰,但随着近几年生源减少,部分高校招不满,但学校也不能撤销。”5月19日,湖北教育厅发展规划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
而这也是近年来我国高考生源整体下滑的缩影。2016年,全国很多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下降,比如天津同比减少2000多人,陕西同比减少1.6万人,北京更是连续十年下降。
在生源减少的大背景下,专科报考意愿低、民办高校收费高等因素,令部分高校的生源危机“雪上加霜”。
“去年我省有2万多的专科计划没有完成,很多考生不愿意去读专科,有些专科学校一年只招收了200多名学生,怎么办?只能跨省从高校少的中西部地区招收学生。”5月19日,上述发展规划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还有一些湖北省内民办院校也面临在省内招不满的情况。“部分考生会因为民办高校收费高等原因而选择读专科,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孩子,那么就会造成民办高校本科名额的富余,这种情况也会导致将一些招生计划调出给外省。”
据教育部官方发布,截至2015年5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53所,成人高等学校292所。
按照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的文件,上述调出招生计划的12个省份“高等教育资源丰富、2016年升学压力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