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绿色,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经济日报 2021-04-02 15:03:05
A+ A-

理念之变铺就发展新路:2005年至2019年,浙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3.6倍,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能、用水、用地量则分别下降约60%、80%、55%。2020年,浙江人工智能、高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

从城市到乡村,从工业到农业,绿水青山尽显“金”价。自2003年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浙江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2020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930元,连续36年领跑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值首次低于2。

机制长效,青山方常在

山路蜿蜒,盘旋而上,浙闽边界海拔近1000米的深山里,有个举水乡。这两年,丽水庆元举水乡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把抛荒多年的梯田和山林打造成天宸农业公园,村民年收入从过去的不足2万元增至6万元。

绿色发展的背后,“不唯GDP论英雄”正成为浙江干部铭刻于心的发展理念。

2013年,浙江取消对丽水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两项指标的考核,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2015年,浙江摘掉淳安等26个“欠发达县”的帽子,松绑地区生产总值考核,代之以环境质量、生态效益等指标。

绿色成了发展的新坐标。浙江率先建立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率先实施GDP考核差别化评价指标体系,“环保一票否决制”首开先河。2020年,为促进生态价值转化,全国首部省级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标准在浙江诞生。

生态标尺,提升绿色竞争力。作为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的创新试验区,浙江还把生态红线引进绿色金融,信贷考核“绿”为先。以湖州为例,该市建立“绿贷通”“绿融通”等平台,推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绿色债券等117款产品,帮助1.5万家企业获得授信1600多亿元。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才能持续收获“金山银山”。浙西南山区,原生态农产品促“山景”变“钱景”;浙北水乡,“长三角中心花园”初见雏形;浙东沿海,高端制造业集群扎堆……因地制宜,浙江各地迎来了绿色发展新机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平 通讯员 徐燕飞)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