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家庭是第一阵地

中国网 2021-01-06 14:15:40
A+ A-

刘勤学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师范大学网络素养与行为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生导师)

自疫情以来,孩子们接触互联网的时间大大增加,伴随而来的游戏机会也不断提升,近日来青少年玩电子游戏与家长出现亲子矛盾的消息引发很多关注,这让很多家长十分头疼,也体现了当下青少年网络素养亟待提高的现状。

网络素养的概念最早于1994年由美国学者麦克库劳(CharlesR.McClure)提出,他认为网络素养包括知识和技能两部分。后经过不断地发展,研究者对其具体含义进行了拓展延伸,主要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层面,目前可将其概括为网络生存与发展的综合能力,是儿童青少年能够正确使用、良好适应、健康发展和探索创新网络环境的能力。《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绿皮书(2017)》中将青少年网络素养分为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自我信息控制五个维度。网络素养也具有一定的基本特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四点:1)普遍性:数字化网络时代下个体需要掌握的基本素养、2)实践性:网络素养具有能够帮助个体实现在网络中生存和发展的功能、3)民族性:网络素养具有本土化特征,与文化和价值观密切相关、4)发展性: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网络素养的内涵也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

随着科技设备的进一步普及,网络接触率在青少年群体中也进一步提高。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56亿,占整体网民的41.5%,占青少年总体的71.8%,且向低龄群体渗透加大。同时,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深度不断增加,不仅体现在使用时长的增加,更体现在各类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提高。因此在数字化网络时代,探讨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网络素养这一话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