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德善草原花开遍野——鄂托克前旗脱贫攻坚纪实

新华网 2020-06-11 16:46:38
A+ A-

激内力,创新方式,“志智双扶”富了口袋富脑袋

“贫困不可怕,怕的是我们个别贫困户失去了志气,总想向党和国家要扶持、要补贴。党的政策历来都是扶贫不扶懒,勤劳才能致富,勤劳才能真正摆脱贫困。”在今年的“同心、同向、同小康”脱贫攻坚主题宣讲会上,敖勒召其镇脱贫致富典型李怀兴向当地群众讲起了自己的脱贫故事。

向他一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252户639人,政府统一提供每人40平米的住房,每户配套养殖棚1处,拱棚1栋,还引进企业,做到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个致富增收项目,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模式,打消贫困户增收致富的顾虑。

今年以来,围绕“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级分类推进教育培训全覆盖,运用现场观摩、现身说法、云宣讲等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方式开展培训,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组建了5支新时代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和微信群内,吸纳种养植土专家、全国科普特派员、精打细算致富能手,以点对点、面对面的方式,教农牧民怎样科学种养,怎么样算好收支账,提高收入。城川镇黄海子村村民杨茂是曾经借米做饭的贫困户,在扶贫政策的扶持下,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了用玉米芯制作饲草料的技术,发展肉羊养殖,几年下来,他家的羊已经发展到了100多只。

城川镇宣传委员焦鸿艳说:“让贫困群众从“我要脱贫”到“我有本事脱贫”升级,这就需要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让他们干事创业有能力,才能更有底气。”在城川镇金润园辣椒育苗基地内,20多个周边农牧民正在认真听技术指导员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珠型调控、水肥一体、土壤基质配比”贫困户杨茂告诉记者“像技术人员这样种植辣椒,我就有把握增产增收。”通过利益联结,金润源为近40户贫困户的辣椒种植装上了“安全阀”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关键就在“激”。结合群众性文明内蒙古十大行动,全方位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按照“讲敬语、树村规、明家训、颂党恩、美家园”全覆盖的要求,84个嘎查、社区围绕脱贫攻坚重点难点问题,把“扶贫不扶懒”“破除等靠要”等写入村规民约,组织各家各户主动制家训亮家风,书写悬挂“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等家风家训,将党恩教育、富而思源的理念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把思想扶贫做到户、激勤去懒做到人,还建立完善评比机制,选树脱贫致富先进典型6名。

如今,在脱贫攻坚即将交卷的关键期,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德善草原上,处处涌动着鄂前旗儿女尽锐出战的壮志豪情!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