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学者们则辩称,1890条约依据是的是分水岭(watershed principle)原则,而当时英属印度和中国的边界划分,依据是连续的最高山脊线(highest continuous mountain ridge line)来确定。
换言之,印度认为,一定是条约把地名写错了,最合理的要写巴塘拉。换言之,为了自己的利益,印度可以不承认白纸黑字,管他什么条约规定
之后,印度又说,中印锡金段边界并没有确定。用印度前驻华大使康特的说法,“我们认同锡金段边界的基本走向没有争议,边界线将以分水岭为准,但在三国交界点问题上,我们从来没有共识。……到了确定三国交界点时,不丹也要包括进来”。
其理由是,中方自己都说要实现“锡金段的早期收获”,就是没有确定边界,所以才会说“早期收获”嘛。
而事实是,中印双方在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中探讨在锡金段边界实现“早期收获”时,主要的考虑是,锡金段边界已由1890年条约划定,且该条约由当时的中国和英国签署,中印应该以中国和印度的名义签订新的边界条约,以代替
1890年条约。以中印名义续订条约,丝毫不应该影响中印边界锡金段的既定边界性质。
同样,印方主张要将不丹包括进来以确定三角点的位置,就显得更加滑稽。按照国际惯例,只有三国中各自两两分别确定边界了,才可能确定出三国交界点。如何可能一步登天,不各自划定边界就希望确定三国交界点,这不是开玩笑么?
总之,印度陆续拿出了几个方面的歪理,表面看是试图辩解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实则是将洞朗炒作成争议区,将白纸黑字的三国交界点吉姆马珍北移至巴塘拉。
个中用心真可谓良苦,甚至不惜以冒险主义的方式来挑衅。只是,印度能得逞么?
方法
7月下旬,在东南亚的外交部长王毅就对峙事件表态:“这个问题是非曲直十分清楚,就连印度的高官也公开表示,中国军人并未进入印度领土。也就是说,印方承认进入了中国领土。
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那就是老老实实地退出去。
”不过,以印度的“精明”和“小心思”,怎么会干净利落地退出呢?印度的媒体倒是给政府提供了两种思路。
一是“拖字诀”。等待雪季到来,双方都不得不自然撤离。如此一来,对峙自然
“不复存在”‘;另外一种办法,是让不丹军队代替印军前来对峙。这是个天才且不错的想法。只是,一方面不丹也不会愿意,而且也不一定敢;另一方面,如果不丹军队久待,中方同样面临着一个挑战:洞朗被真的当作
“争议区”了。
8月2日中方发布立场文件后,印方反而开始言必称“和平”了。只是,如外交部发言人所言,从6月18日印度派遣武装人员和装备越界阻挠开始,印军非法滞留、后方整修道路,囤积物资、集结大量武装人员、炮制各种理论,都“绝不是为了和平”。
首先不请自来,之后不退出,这是要等着解放军送行的节奏?
“近日,西藏军区某部在海拔4600米某高原演训场,组织火箭炮、加榴炮等炮兵分队,跨昼夜进行多弹种精确打击实弹演练”。目前来看,国防部的态度是“中方一直保持克制,但不会永远保持耐心”——谁知道解放军的耐心到底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