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科:的确是,现在如果是这种情况就是世界性灾难,毁灭人类的灾难。我们经常讲用“中国智慧”对国际秩序进行治理,怎么样让国际秩序更完善、更均衡,更能代表各个国家、各个方面的利益,这确实是需要智慧。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我们现实的政策主张一脉相承,是一致的。
刘洪:那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能够走出一条新的道路,不以战争来解决,而是以合作、共赢的方式?
苏格: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恐怕要完全回答好,那得一两本专著才行。历史的规律就是这样的,历史有时候也是很无情的,有的国家成功崛起,有的国家功败垂成。在一个大国崛起当中首要的还是它的内因起作用,综合国力包括经济、军事和软实力等,包括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另外还有科技进步等等,是一个综合工程,这是最重要的内因。
另外,还有一个接纳它的国际环境,我觉得我们现在正是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关头。当然,大国崛起一种是靠武力崛起,一种靠着和平崛起,中国走的一定是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符合亚太人民根本利益,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的进程。在这个进程当中,我想如果再过几十年之后,我们的后代要看到中国崛起的历程,一样会感觉到我们今天所处的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刘洪:那我们就是躬逢其盛了!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刚才,吴大使所说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是中国的一种贡献,中国智慧当然也反映在习主席的新型大国关系,这是为了避免中美战略误判,增强两国互信。这个大国关系主要是14个字,刚才吴大使已经解读了,为什么要“不冲突、不对抗”,还有几个字“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很多人评论说,看上去是14个字,但实际上内涵非常丰富,为什么要把“不冲突、不对抗”放在前面,而把“相互尊重”放在第二的位置呢?
苏格:习主席提出新型大国关系,我觉得他站得很高、看得很远,审时度势、言简意赅,同时又脚踏实地,提出新型大国关系要面向21世纪,内涵又是非常切要,非常基础的。比如双方不冲突、不对抗,我不与你为敌,我希望你也不以我为敌。
第二点还是要相互尊重,虽然我们现在有制度上、结构上的一些矛盾,但是我们在国与国的关系中还是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
第三点就是还得合作共赢,中美之间有贸易的往来,有相互投资的需要,还有在重大国际事务、地区事务中的合作,比如朝核问题当时六方会谈在一定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没有中美之间的合作能行吗?吴大使是中东问题专家,在伊朗核问题当中,应该说中美两国合作是给世界做出贡献的;气候变化中美两国加起来占世界排放量的29%,这两家如果不合作,全球变暖指数,2030年的指数就无从谈起。所以习主席讲的是代表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方向,“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太平洋很广阔,中美两国都可以在太平洋这一地区中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