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这样的伤痛,才更加懂得这抹绿色的珍贵!
很多塞罕坝人,名字中都带有"林"字:孙有林、谷庆林、于瑞林、李大林……这些人,年龄平均在50岁左右。因为他们的父辈就是塞罕坝的第一代务林人,工作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孩子诞生在这里,就指林为名。
1962年,为了阻止浑善达克沙地南侵,堵住北京的沙源,塞罕坝机械林场成立。在这荒原秃岭上,一下子集结了全国18个省市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和200多名当地干部工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24岁。
"当年风华正茂,献身塞罕坝上。此生没虚度,青山可标榜。"今年76岁的李秀珠,在1962年塞罕坝林场成立的时候就来到了林场,2001年退休。老人家亲自创作了这首《重阳赋》,献给自己奋斗了一生的塞罕坝。
1939年出生的任仲元,在林场干了整整40年。他成功改造了苏联进口来的植苗机,是当时的技术权威。回忆往事他仍然充满了英雄气概,"那时候真的有种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舍我其谁的感觉!"
刘军是塞罕坝的第二代,他和妻子齐淑艳都是林场的防火瞭望员,在望海楼已经孤独守望了11年。55年来,塞罕坝共有近20对像他俩这样的夫妻瞭望员。
"80后"于士涛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到塞罕坝工作,他和妻子都是新一代务林人。于士涛忙于照顾苗圃里的小树苗,常常回不了家。有一次进门,两岁的孩子还把他当做陌生人往外赶……
同为新一代务林人的于雷说:"塞罕坝人就是有一种树的精神,一代呵护着下一代。"
震撼三:在"青石板"上栽出7.5万亩树林
荒原覆绿,林海归来!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已经高达80%。然而,塞罕坝人并没有就此满足、就此停歇。从2012年以来的这5年,塞罕坝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坚造林——在仅剩的一些石质阳坡,见缝插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