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明确,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可离岗从事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创业期间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
对于小微创业者
河北提出,开展减费让利,严格限制对小微企业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对发展前景好但暂时困难的小微企业,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安徽提出,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提高创业成功率。对创业失败的失业登记人员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并及时提供各种就业服务。
对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浙江要求,强化民营企业家创业激励,落实市场准入和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切实消除各类隐性壁垒;
安徽也提出,强化民营企业家创业激励。取消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的附加条件和歧视性条款,不得设置或提高民间资本准入门槛。
对于基层干部队伍
浙江、安徽等多地提出,提高基本工资在工资性收入中的比重,落实基本工资正常调整机制;
广东还提出,改善基层教师待遇,逐步提高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标准。
对于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
福建明确,对实现就业的低保对象,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时,可按其就业收入或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20%~30%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
广东明确,到2018年底,实现有职业技能提升意愿且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100%得到免费技工教育或技能晋升培训。
避免误区:增收激励不是简单涨工资
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出台的方案其核心是激励导向,不是简单涨工资或提高福利,而是通过有效激励,一方面激发创收创富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实施七大群体激励计划,就是要分群体施策,找准各自的重点,”有关负责人称,比如技能人才关键要实现技高者多得,新型职业农民关键是推进职业化,小微创业者关键是降低创业成本,科研人员关键是实现工资性收入、项目激励、成果转化奖励等多重激励,企业家关键是解决产权保护法治化,基层干部队伍关键是完善工资制度,困难群体关键是提升人力资本。因此,激励机制是一个框架和方向,要想收入增长还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