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她第一次在湖南建校舍时,亲眼看见村民来搬石头。“大家站成一条线,手递手地搬,那时没有标准图纸,施工队都用土办法建房子。而现在,招标流程标准化了,工程队都要有资质,内地对校舍质量要求也提高了很多”。
“两免一补”、“普九攻坚”、免费午餐、营养早餐……在香港的办公室里,张容贞谈起近年来内地的教育政策。“选择慈善资助项目,首先要了解内地情况,而不是你觉得需要就需要,实地考察是展开任何项目的前提。”她说。
20多年来,“苗圃行动”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资助项目。“随着内地教育投入的增加,民间慈善组织对校舍建设等硬件支持越来越少了。当发现贫困地区儿童福利院仍不足时,‘苗圃行动’于2013年开始与地方政府合作运营儿童福利院。”张容贞说。
除了香港本地的慈善机构,很多国际组织在香港的分支机构也投身于内地的慈善活动。
“国际小母牛”组织创立于1944年,其香港分会“小母牛香港”于2000年成立。“小母牛”以“传递礼品”的扶贫方式,要求受惠农户在依靠饲养动物而脱贫后,必须将所获赠动物的后代、知识和技术“传递”给其他有需要的家庭,发挥助人自助的精神。
“小母牛香港”的行政总监冯元新说,近年来,随着内地不少农村经济逐渐好转,“小母牛”在内地的扶贫措施发生了很大变化。
最初,“小母牛”主要依靠直接提供牲口、提供培训来改善贫困人群生活;2005年前后,“小母牛”加入社区发展的元素,让20个家庭组成“互助组”,共同解决社区面临的问题,如自发组织清洁小队每周处理垃圾;2012年前后,“小母牛”开始组织合作社,帮助农户卖产品,增加农户收入。
“我们的长远目标是,当‘小母牛’结束支持后,村民有能力解决未来遇到的挑战。”冯元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