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崔崑开始撰写《钢铁材料、组织与性能》一书,这是我国首部全面系统介绍特殊钢的“百科全书”。该书卷帙浩繁,共1574页,全书耗时6年,达200万字。为完成这一艰巨工程,时年81岁的崔崑自学电脑,亲自收集每一份文献,编辑每一张图片。
如今,崔崑决定修订这本出版才4年的专著。他说,科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求真求美,不断追求新知。崔崑对记者说:“告诉你,别让自己的脑子停下来。你看,我每天把脑子的工作安排得满满的,这本书再版需要编校新资料,有时我还会上当当、亚马逊等网站,看看我这书的销量和买家的评价。有时间的话,我再翻翻上世纪50年代的钢铁俄文原著,要做、能做的事多着呢。脑子用得多,它坏的机会就少。”
高风劲节坚守初心
“我们不讲究吃、不讲究穿”
认识崔老的人说,崔崑就是一块千锤百炼的“特殊钢”。
“特别老实,不管是做学问,还是过日子。”这是朱慧楠教授对丈夫崔崑的评价,“他天性耿直,没有那些弯弯曲曲的心事儿。”
对于自己发表的每一篇文章,崔崑都会认真负责。他带的一些博士生,有的是从其他单位转过来的,他们发表有关过去工作的论文时,有时会将他的名字带上。崔崑发现后,就严肃地说:“我又没有参加这个项目,你们这样做,是给我帮倒忙。”
“搞科学研究的人,要遵守科学道德。维护科学尊严,贵在诚信自律。”说到这儿,和蔼的崔崑也变得严肃起来。
1956年,崔崑光荣入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始终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克己奉公,一尘不染。
崔崑经常告诫身边的同志,要注意廉洁自律,要坚持从小事做起。他当选院士后,找他办事的人多了,为避免别人送礼,他总是约来访者到办公室面谈。一次,有人到他的办公室拜访,走时留下一袋资料。他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件贵重礼品,当即用特快专递给送礼人寄了回去。
崔崑生活简朴,从不为个人的事劳烦学生。“我和他们是教育、学术上的关系,不能让学生给我打杂。”他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他一直坚持的原则。平时,大小家务活基本上都是他和夫人自己动手。
中国工程院院士、72岁的华科材料学院教授李德群与崔崑私交甚好:“我比崔老年轻20岁,我常跟他说‘您有事吩咐一声’,但这声吩咐还一直没盼来。”有一次崔崑生病,李德群事后得知还抱怨崔老没告知他。
崔崑一件衬衣穿了30年,但对家庭困难教师和学生却非常“大方”。2013年,崔崑和夫人朱慧楠、女儿崔明玲共同捐资420万元,设立“勤奋励志助学金”,额度每人8000元,可资助近600人次。
学校相关负责人解释,以崔老家里的积蓄,一次性拿不出这么多钱,崔老和家人就做了一个5年计划,今年可以将捐款全部交齐。“我们不讲究吃、不讲究穿,工资有一些结余,就想捐出来,回馈社会。”崔崑夫妇说。
去年“七一”,湖北省委授予崔崑“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动情地说,“对于一名曾经在党旗下作出承诺的共产党员来说,不会有比优秀共产党员更崇高的荣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荣誉不是属于个人的,因为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和同志们齐心协力努力工作,才能施展个人的聪明才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郑明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