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非经过不知难。纵观时代发展,年近九旬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哲学家陈先达认为,不平凡的5年,正是在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
“只有解决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推动各项事业行稳致远;才能走出一条真正的中国道路,为探索人类更加美好社会制度作出中国贡献。”陈先达说。
面对历史性变革:
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怎样看待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孙祁祥教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孙祁祥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执教,主持多项国家重点课题,成为首位摘取国际保险界最高奖项的中国学者和女性。“没有国家做支撑,个人再优秀也不可能脱颖而出,我深知今天的一切是多么来之不易,更深知个人与国家是怎样紧密相连。”她说,“新时代新机遇为我们提出了许多重要课题,我们应当努力回应时代呼声,做好本职工作。”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在党的十九大前夕的一次思想总动员,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提出的新的历史要求。总书记提到的“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和“新的历史起点”至关重要,对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认识,将使我们更加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前进。
“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的方向。”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孟宪生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根本原因就在于将指导思想和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推进理论体系自我完善。在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还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近年来致力于边疆对外传播研究的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刘晓程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作为一名新闻传播学者,就是要在研究工作中心怀国家和人民,顺应大局、大势,为党和国家政策的制定落实,提供应有的智力支持和学术贡献。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启发着广大青年党员的思考。